sòng gǔ shí qī shǒu qí yī liù
颂古十七首 其一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宗演 (shì zōng yǎn)

大藏教文为切脚,鉢罗娘义最深幽。
孔门弟子无人识,碧眼胡僧暗点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dà zàng jiào wén wèi qiè jiǎo , bō luó niáng yì zuì shēn yōu 。
kǒng mén dì zǐ wú rén shí , bì yǎn hú sēng àn diǎn t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大藏教的文学风格独特,用字简洁而含蓄。这首诗描述了一番有趣的场景。
“切脚”指的是文辞简练,言辞精炼,讲究凝练表达。文学风格古朴而高深,颇具修养。
“鉢罗娘”则是指佛经,表示这篇文学作品是一种禅宗的境界,意境非常深邃。
“孔门弟子无人识”意味着即使在儒家学派中,也没有人能够理解或欣赏这种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
“碧眼胡僧暗点头”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来自西域(胡)的僧人,拥有着明亮的碧绿眼睛。他对这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也不禁暗自点头,表示欣赏和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大藏教文风的独特推崇,同时也暗示了那些通达文学艺术的人才难寻,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也可能能够欣赏其独特之处。

这首诗是释宗演创作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十六首。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的赞美和崇敬。
诗中描述了大藏教文为切脚,这里的“切脚”可能指的是修行的方式非常苦行,需要放弃世俗的享受。鉢罗娘则被赞誉为义最深幽,这表明她们虽然生活在苦行中,但却有着极高的灵性和虔诚。
接着诗中提到孔门弟子,指的是儒家门下的学生,但他们无人识,说明佛教在这里的地位可能更高。最后一句“碧眼胡僧暗点头”则可能指的是一个胡族(指中亚或西亚的人)的僧侣,他在默默地认同和尊敬佛教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佛教的修行方式和信仰,以及佛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其他传统的价值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宗演写的《颂古十七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4 首名为《颂古十七首 其一六》的诗:

本文作者释宗演介绍:🔈

释宗演,号遯庵,俗姓郑,福州(今属福建)人。住常州华藏寺。爲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宗演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遯庵演和尚语》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宗演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