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shí qī shǒu qí yī liù
颂古十七首 其一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鼎需 (shì dǐng xū)

畐塞虚空,不如不去。
前後际断,今亦无住。
倒骑佛殿出三门,却把三门挂露柱。

?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fú sāi xū kōng , bù rú bù qù 。
qián hòu jì duàn , jīn yì wú zhù 。
dǎo qí fó diàn chū sān mén , què bǎ sān mén guà lù zhù 。

頌古十七首 其一六

—— 釋鼎需

畐塞虛空,不如不去。
前後際斷,今亦無住。
倒騎佛殿出三門,却把三門掛露柱。

?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fú sāi xū kōng , bù rú bù qù 。
qián hòu jì duàn , jīn yì wú zhù 。
dǎo qí fó diàn chū sān mén , què bǎ sān mén guà lù zhù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放弃塞满虚空的幻想,还不如不出发。
过去和未来都不可预知,现在也无法停留。
倒骑着佛殿从三个门口出来,反而将这三个门悬挂在露柱上。
总结:这段古文表达了对欲望和幻想的拒绝,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无法预知,现在也无法停留,强调了放下执念的重要性。最后以倒骑佛殿和挂门的意象形象地描述了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观念。

赏析:这首古诗《颂古十七首 其一六》由佛教僧侣释鼎需创作。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摆脱束缚的心境。作者通过畐塞虚空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前后际断,体现了生死轮回的无常性,亦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住的特性。倒骑佛殿,出三门,将佛教寺庙的景象融入诗中,表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尊崇和追求。挂露柱,象征着洗净心灵,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自由。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心境,寓意着追求内心自由与超脱的信仰追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鼎需写的《颂古十七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4 首名为《颂古十七首 其一六》的诗:

本文作者释鼎需介绍:🔈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爲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於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後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於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後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爲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鼎需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