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píng quán shù shí zá yǒng yī shí shǒu sì lù shí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似鹿石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德裕 (lǐ dé yù)

林中有奇石,髣髴兽潜行。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
不是见羇者,何劳如顿缨。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lín zhōng yǒu qí shí , fǎng fú shòu qián xíng 。
zhà sì yī yán guì , huán yí shí yě píng 。
róng cháng lǜ xiǎn yìng , bān xì zǐ tái shēng 。
bú shì jiàn jī zhě , hé láo rú dùn yīng 。

抒情 咏物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 似鹿石

—— 李德裕

林中有奇石,髣髴獸潛行。
乍似依巖桂,還疑食野苹。
茸長綠蘚映,斑細紫苔生。
不是見羇者,何勞如頓纓。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lín zhōng yǒu qí shí , fǎng fú shòu qián xíng 。
zhà sì yī yán guì , huán yí shí yě píng 。
róng cháng lǜ xiǎn yìng , bān xì zǐ tái shēng 。
bú shì jiàn jī zhě , hé láo rú dùn y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林中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宛如潜行的野兽。
它看起来像是依附在岩石上的桂花,又似乎在啃食野生的苹果。
茸茸的绿藓长满了它,点缀着细小的紫苔。
如果没有遇见困顿的旅人,又何必费心如同束缨一样的装饰。


全诗概括:诗人描绘了林中一块奇石,形容它如同隐藏的野兽,又仿佛依附在岩石上的桂花,或是在啃食野生的苹果。奇石上长满了茸茸的绿藓,点缀着细小的紫苔。诗人提出了一个思考,如果没有遇见困顿的旅人,就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装饰和炫耀。

赏析: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是唐代文学家李德裕创作的一组诗歌,其中的《似鹿石》描述了一块位于林中的奇石。这块石头具有独特的形状和外貌,使人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和感觉。
首先,诗人用“林中有奇石”来引出这块石头,将其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这种情景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氛围,似乎是在一片深林之中,石头隐藏在树木之间。
接着,诗人通过“髣髴兽潜行”来赋予这块石头动物的特质,似乎在石头周围有野生动物在悄悄地游荡。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使读者更容易投入到诗歌情境之中。
在下一句中,诗人用“乍似依岩桂”和“还疑食野苹”来描述石头的形状。这些比喻和隐喻使读者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仿佛石头就像岩桂和野苹果一样,形状各异、多姿多彩。
诗人继续描写了石头的细节,如“茸长绿藓映”和“斑细紫苔生”,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读者对石头的感知,使其更加栩栩如生。
最后两句“不是见羇者,何劳如顿缨”,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认为,这块石头不是为了供人们驻足停留而存在的,所以没有必要像缚着缰绳的马一样停留在这里。这里蕴含着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强调了石头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特质。
综合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一块奇石置于自然环境中,展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德裕写的《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系列:

本文作者李德裕介绍:🔈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宰相吉甫子也。以荫补校书郎,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再进中书舍人。未几,授御史中丞。牛僧孺、李宗闵追怨吉甫,出德裕爲浙江观察使。太和三年,召拜兵部侍郎,宗闵秉政,复出爲郑滑节度使。踰年,徙劒南西川,以兵部尚书召。俄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赞皇县伯。宗闵罢,代爲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郑注、李训怨之,乃召宗闵,拜德裕爲兴元节度使。入见帝,自陈愿留阙下,复拜兵部尚书。爲王璠、李汉所谮,贬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再贬袁州刺史,未几徙滁州。开成初,起爲浙西观察使,迁淮南节度使。武宗立,召爲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太尉,封卫国公。当国凡六年,威名独重於时。宣宗即位,罢爲荆... 查看更多>>

李德裕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