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yóu dòng
三游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dòng qián wēi jìng bù róng zú , dòng zhōng míng kuàng zuò bǎi rén 。
cāng yá lù wù qǐ chéng zhù , luàn shí sàn liè rú jīng jūn 。
qīng xī bǎi zhàng xià wú lù , shuǐ mǎn shā tǔ rú yú lín 。
yè shēn míng yuè chū shān dǐng , xià zhào dòng kǒu cái jí chún 。
chén chén shēn hēi ruò dà wū , yě lǎo gòu huǒ qīng rú lín 。
píng míng yù chū mí shàng xià , dòng qì piāo luàn wèi héng yún 。
shēn shān dà zé yì yǒu shì , yě niǎo míng zào gū xióng dūn 。
sān rén yī qù wú fù jiàn , zhì jīn guān gài cháng mǎn m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洞前的小径狭窄,只容许一人通过,洞中却宽敞明亮,可以容纳百人。
苍崖险峻地挺立着,形成石柱的样子,乱石散落其中,像惊惧奔逃的麇鹿。
清澈的溪水从百丈高的悬崖下流过,没有路径可循,水面上沙土堆积,看起来像鱼鳞一般。
夜深时,明亮的月光从山顶升起,照亮洞口,仅及唇边。
洞内一片幽深黑暗,宛如一座大屋,一位野老生起蓝色的火焰,发出青磷般的光。
早晨时分,要想离开洞口,迷茫上下,洞内的气流飘荡,形成横云。
深山大泽中也有类似景象,野鸟鸣叫,孤独的熊在蹲伏。
三人曾一同进入此洞,自此便再也没有见到,至今洞口仍长满了杂草。
总结:这篇古文描写了一个洞穴景观,洞前小径狭窄,洞中宽敞明亮。苍崖挺立,乱石散落,清溪从高崖流过。夜晚月光照洞口,洞内幽暗,有野老生火。早晨洞气飘乱,山中也有类似景象。三人进洞后不再归来,洞口长满杂草。整篇描写给人以幽深、神秘之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5 首名为《三游洞》的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