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rì xī hú qí sān
秋日西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道潜 (shì dào qián)

南山爽气对朝扉,竹露吹风更湿衣。
可是吟魂怯清景,何妨着屐步苔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nán shān shuǎng qì duì cháo fēi , zhú lù chuī fēng gèng shī yī 。
kě shì yín hún qiè qīng jǐng , hé fáng zhe jī bù tái j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南山的清新气息透过朝门扑面而来,竹林间的露水被微风吹拂,更加湿润了衣裳。
虽然吟咏诗篇时感觉灵魂害怕清晨的景色,但也不妨一步步踏在长满苔藓的石阶上。
总结:诗人通过描写南山的爽气和竹林中的湿润,表现了清晨的美好景色。虽然吟咏时感到害怕,但仍然愿意在苔矶上行走。这篇古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恐惧共存之感。

赏析:这首诗《秋日西湖 其三》由南宋时期的僧人释道潜创作。诗人以秋日西湖的景致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感受。
首两句“南山爽气对朝扉,竹露吹风更湿衣。”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南山清爽的气息和竹林中的露水,让空气充满了清新和湿润的感觉。这里的“湿衣”也许代表了诗人步行时被晨露打湿,但这种湿润却并不让人感到不适,反而增添了秋日的宜人之感。
接下来两句“可是吟魂怯清景,何妨着屐步苔矶。”表现了诗人面对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心灵产生了愉悦的吟咏之情,吟咏的灵魂感到有些胆怯,但诗人告诉自己,何妨跨上苔石,继续前行。这里的“苔矶”象征着自然界的障碍,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克服困难,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道潜写的《秋日西湖》系列:

本文作者释道潜介绍:🔈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爲僧,能文章,尤喜爲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爲之辩解,复爲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查看更多>>

释道潜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