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ū shān shī sān shǒu qí sān
孤山诗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智圆 (shì zhì yuán)

仙岛湖西见,湖西景有余。
春融迎晓日,秋碧碍空虚。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iān dǎo hú xī jiàn , hú xī jǐng yǒu yú 。
chūn róng yíng xiǎo rì , qiū bì ài kōng xū 。
zhú yìn gāo sēng tǎ , yún mí chǔ shì jū 。
shǐ qiān jīn ruò zài , cǐ chù hé cáng sh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仙岛湖的西边所见,湖西的景色尤为美妙。春天融化着,迎接着晨曦的到来,秋天的蓝色阻挡了广阔的空虚。竹荫下高僧的塔楼,云雾迷失了隐士的居所。如果史迁今日在世,他必定会选择在这里珍藏着许多书籍。

全诗概括:这首诗描绘了仙岛湖西的美景,以及那里的文人雅士的居所。作者通过描写春天和秋天的景色,展示了不同季节的变幻之美。竹荫下的高僧塔和云雾迷蒙的隐士居所,更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作者以史迁的名字来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表达了对文学和学问的珍视和推崇之情。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孤山景色的宁静和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独特领悟。诗中描绘了仙岛湖西的景色,春天的阳光透过融化的冰雪,温暖而明亮,而在秋天,湖水的碧色和空虚的感觉相互映衬。古塔高耸于竹荫之下,象征着高僧的智慧和虔诚,而处士则在云雾之中隐居修身养性。诗人以史迁(史记作者)的视角,想象他若在今天,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下来,畅游书海。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智圆写的《孤山诗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智圆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於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於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乾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佑五年刊行於世。 智圆诗,存於《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查看更多>>

释智圆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