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ì mù lǚ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fēng sú fēi píng xī , xián háo qì cǐ shí 。
xīn qiān cháng sù cǎo , xíng lù bài fēng bēi 。
huì shù xiá fāng jì , jiā yóu xìn shǐ zhī 。
bēi liáng kū fén kè , bù wèi shòu ēn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风俗已非往昔,贤明的豪杰们抛弃了现在的时机。
在新修的道旁,长满了繁茂的草木,行人们在路上拜谒着高耸的碑文。
善行的名士的美德被遥远的方圆所记载,善政的荣誉被信任的历史所传承。
悲伤凄凉的哭泣着墓地的客人,并不是为了接受个人的恩惠。

赏析:这是苏辙的《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其二》。这首词以写景、抒情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局不平和对已故吕公的悼念之情。
首先,诗人以“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开篇,反映了时局动荡、社会风尚不如往日的现实。接着,诗中出现了“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的描写,强调了岁月的更迭,古老的路边阡陌已经长满了草,人们仍然前来向吕公的碑拜祭,表现了对吕公的尊敬和怀念。
诗中提到“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强调吕公的仁德和贤明广为传颂,他的美德被后人所记,成为历史上的佳话。最后,诗人写道“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表达了诗人和其他人不仅仅因吕公的个人恩惠而悼念他,更是因为他的公益之举和品德高尚,是社会的悲哀和失落。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惠穆吕公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