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ǐ yóu jì yuán zhōng cǎo mù shí yī shǒu qí qī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土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遶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guān shè yǒu cóng zhú , jié gēn wèn qiú tīng 。
xià wèi rén suǒ jìng , tǔ mì bù róng dīng 。
yīn qín jiè lì zú , chā jí hù zhōng tíng 。
rào qì hū fén liè , zǒu biān shòu líng píng 。
wǒ cháng xié zhěn diàn , lái cǐ yìn hán qīng 。
rì mù bù néng qù , wò tīng chuāng fēng l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官舍里有一丛茂密的竹子,它们的根结在地下,似乎在询问囚厅的消息。底下的人经常从这里走过,踩实了土地,连钉子都无法插入。为了保护中庭,有人殷勤地警戒着守卫,还在四周的墙砌上插满了荆棘。

不知何时,围绕着中庭的墙砌突然裂开,从裂缝中长出了不少野草和薄弱的树木。它们仿佛奔跑着,如同瘦弱的鞭子和细高的竹竿。

我经常带着枕头和席子来这里,寻求茂密竹影的遮荫,来避免寒意。日暮时分,我舍不得离开,躺在这儿聆听窗外凉风的吹拂。

这首诗是苏轼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七》,诗人以园中的竹子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
赏析:
在这首诗中,苏轼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园中的竹林。他首先描述了官舍园中茂盛的竹林,竹子的根系纷乱,似乎在探询囚厅下的土地。这里有一个隐喻,竹子的顽强生长与人心的坚韧相呼应,同时也象征了困境中求存的决心。
诗中提到了吏卒,他们被叮嘱要小心避让竹丛,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而园中的竹子也变得坚韧而有力,插入到中庭的土地,就像是在保护着这片领地一样。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竹林的变化,竹子开始瘦长,竛竮(音乐声)也变得幽静,这似乎预示了秋天的到来,自然界的转变。
诗人在最后提到自己常常携带着枕簟前来,在竹林中享受清凉。他因为窗外的风声而无法离去,这种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宁静和舒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轼写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