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hāng zhōng dà qí yī
和张中大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洋 (wáng yáng)

天作长绡玉作图,恍然身世在冰壶。
岁期共饱如颁粟,瑞要均行胜得珠。
未办五湖扬短艇,且谋双鲤唤长须。
清朝不要培芝菌,正好称觞颂正符。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iān zuò cháng xiāo yù zuò tú , huǎng rán shēn shì zài bīng hú 。
suì qī gòng bǎo rú bān sù , ruì yào jūn xíng shèng dé zhū 。
wèi bàn wǔ hú yáng duǎn tǐng , qiě móu shuāng lǐ huàn cháng xū 。
qīng cháo bù yào péi zhī jūn , zhèng hǎo chēng shāng sòng zhèng f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天生的长丝如同玉一样细腻,织成图案。恍然间感觉自己身世在冰壶之中,仿佛与世隔绝。
岁月相伴,共同品尝丰收的喜悦,就像颁赠了谷物一样。吉祥之征兆将会像珍珠一样,均匀地散发出胜利的光芒。
尚未举行过五湖扬短艇的盛大活动,此时还只是策划着一场双鲤的游览,而要呼唤长须来引领。
清朝时期不需要培育芝菌,正好可以为正符的觞颂而用。
全诗写景描写细腻,通过天然的长丝和玉图,以及冰壶的隐喻,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描述了丰收的欢乐以及吉祥如珠的美好景象。最后以五湖扬短艇和双鲤呼唤长须,暗示着期待更大的欢聚活动。最后一句以清朝时期不需要芝菌,恰好用于庆贺正符的赞颂,寓意喜庆。整首诗意蕴深沉,气韵高雅,寄托着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和张中大 其一》这首诗是王洋所作,它运用了华美的修辞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天作长绡玉作图,恍然身世在冰壶。”通过比喻,描绘了世界的美好和纯洁,将天空比作长绡,将大地比作玉图,表现了诗人眼中的仙境。诗人在这句中恍然发现自己置身于这个如同冰壶般纯净的世界之中,展现了他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岁期共饱如颁粟,瑞要均行胜得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诗中提到岁期共饱,意味着年年都有丰收,如同颁发稻谷一般,而且瑞气要比珠宝更加宝贵,暗示了诗人渴望的是珍贵的吉祥之事。
第三句“未办五湖扬短艇,且谋双鲤唤长须。”借用了湖泊和鱼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和财富的愿望。五湖扬短艇意味着更广阔的航程,双鲤唤长须则寓意着双倍的收获。
最后一句“清朝不要培芝菌,正好称觞颂正符。”则以清朝来表示清新和纯洁,不需要培养芝菌,而是要为正符的盛宴奉上美酒。这句话表达了对纯洁和快乐生活的追求。
标签:
- 描写自然景物
- 抒发向往和愿望
- 祝愿和吉祥
- 赞美纯洁和快乐生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洋写的《和张中大》系列:

本文作者王洋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辟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 查看更多>>

王洋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