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áng qiū sī liù shǒu qí sān
河阳秋思六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宋庠 (sòng xiáng)

芳序虽云晚,华颠亦已新。
蛩鸣偏傍耳,燕去不辞人。
山隠栖岩路,朝婴佩玉身。
故溪应更好,前夜梦垂纶。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fāng xù suī yún wǎn , huá diān yì yǐ xīn 。
qióng míng piān bàng ěr , yàn qù bù cí rén 。
shān yǐn qī yán lù , cháo yīng pèi yù shēn 。
gù xī yìng gèng hǎo , qián yè mèng chuí l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芳序虽然说是晚了,但华颠依然崭新。
蛩虽然鸣叫声偏偏在耳边,燕子却离去时并不担心人的意愿。
山隐躲在岩石的路上,早晨的阳光照亮了婴儿身上的玉佩。
那个熟悉的小溪应该更美好,前一晚我梦见垂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和一段梦境。作者赞美了花朵盛开的美丽,即使是在晚秋时节,花朵依然崭新。蛩虫的鸣叫声近在耳边,燕子却飞离了这里,不再理会人的存在。山峰隐藏在岩石的道路中,早晨的阳光照亮了一个婴儿身上的玉佩,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最后,诗人还回忆起前一晚的梦境,梦见自己在垂钓,想象着故溪的美景。整首诗以优美的句子和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赏析:在这首《河阳秋思六首 其三》中,诗人宋庠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深秋的景色和内心的愁思。诗中描述了芳菲凋谢的晚秋时节,山川的景色虽美,但也显得冷寂。诗人聆听到了蛩鸣声,感受到了燕去的离愁,表达了对流年逝去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朝婴佩玉身"的表述,展现了古代贵族婴儿的形象,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最后两句"故溪应更好,前夜梦垂纶",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带有一丝无奈和幻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标签: 写景,抒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宋庠写的《河阳秋思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宋庠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後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 查看更多>>

宋庠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