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dà rén wǔ gēng shān tǔ yuè qí èr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过 (sū guò)

二更山吐月,玉杯侧清夜。
谁知蜑子船,独钓澄潭下。
幽人酌桂醑,冰碗白玉藉。
他时罗浮录,父老成佳话。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èr gèng shān tǔ yuè , yù bēi cè qīng yè 。
shuí zhī dàn zǐ chuán , dú diào chéng tán xià 。
yōu rén zhuó guì xǔ , bīng wǎn bái yù jiè 。
tā shí luó fú lù , fù lǎo chéng jiā huà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二更时分,山上抛洒着明亮的月光,玉杯里盛满着清冷的夜色。
谁能知晓蜑蜓般小巧的船只,只有我独自在澄澈的潭水下垂钓。
幽居的人饮着桂花酿成的美酒,冰碗上覆盖着白玉般的冰霜。
等到他日,这些经历将被记载在罗浮山的录册中,成为父老们传颂的美好佳话。
全文总结: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幅安静清幽的夜晚景象。在深夜的山林中,月光皎洁,一位幽居的人独自在澄澈的潭水边钓鱼。他端起玉杯,饮着用桂花酿成的醇美美酒,冰碗上覆盖着洁白的冰霜。这样的美好时刻,或许将来会被记载在罗浮山的录册中,成为长者们传颂的佳话。整篇古文以简洁清新的笔触,展现了幽静宁谧的夜景和一位独处自得的幽人的意境。

赏析:这首诗《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 其二》由苏过创作,表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面。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山川之间的宁静夜晚,表达了一种深邃、幽静的意境。
首句“二更山吐月,玉杯侧清夜。”将时间和景物巧妙地结合,描述了山间的月夜,月光如洒在玉杯旁的清夜一般明亮。这一句给人以宁静和祥和之感。
接下来的句子“谁知蜑子船,独钓澄潭下。”将诗人的心境展现出来,似乎是一位独自垂钓的人,坐在蜑子船上,在澄潭下寻找宁静和平静。这里有一种独处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后面的“幽人酌桂醑,冰碗白玉藉。”则描绘了幽静之地中有人饮酒,酒器用冰碗白玉,可见品味高雅,与自然和谐相融。
最后两句“他时罗浮录,父老成佳话。”展望了未来,似乎是在说这美好的夜晚将被记录在罗浮山的史册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美好瞬间的珍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过写的《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系列:

本文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 查看更多>>

苏过的诗:

苏过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