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yún xī jí shì èr shǒu qí yī
春日云溪即事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印 (guō yìn)

乞得筋骸伴老农,一丘春兴有谁同。
禽声路入笙簧里,花色人行锦绣中。
薙草养兰修故事,凿渠引水着新功。
羲和叱驭应难挽,愁见颠狂柳絮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qǐ dé jīn hái bàn lǎo nóng , yī qiū chūn xīng yǒu shuí tóng 。
qín shēng lù rù shēng huáng lǐ , huā sè rén xíng jǐn xiù zhōng 。
tì cǎo yǎng lán xiū gù shì , záo qú yǐn shuǐ zhe xīn gōng 。
xī hé chì yù yìng nán wǎn , chóu jiàn diān kuáng liǔ xù f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乞得筋骸伴随着老农,一片土地春意盎然,有谁能与之同乐。
听着鸟鸣,走在笙簧的路上,看着花色斑斓,人们行走在锦绣的世界中。
修剪草木,养育兰花,述说着历史的故事,挖掘渠道引水灌溉,展现着新的功绩。
羲和驾驭天象似乎难以挽回,忧虑中看见颠狂柳絮飘扬的风景。
总结:诗中描绘了与老农一起劳作的乐趣,春天的美景以及人们繁忙的生活。其中也表达了对天象的愁虑和颠狂柳絮的忧虑。整体氛围明朗而忧愁,通过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反映了生活的美好与挑战。

赏析::
郭印的《春日云溪即事二首 其一》是一首写春天农事景象的诗歌。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和农田劳作的场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首节以乞得筋骸伴老农,一丘春兴有谁同,表现了诗人渴望与老农一同劳作的愿望。他希望能够与农民共享春天的丰收和喜悦。这里的"筋骸"象征着体力和精力,强调了劳作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节描述了春天的景象。禽声路入笙簧里,花色人行锦绣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禽鸟的鸣叫声融入了笙簧的音乐中,花朵的色彩如锦绣般绚烂,给人一种宛如仙境般的感觉。
诗中还提到了农田的养草、修渠,以及羲和叱驭。这些都反映了农民在春天进行农田管理和种植的场景,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期望和祈愿。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叱驭指的是太阳的运行,暗示着希望太阳能够助力农田的丰收。
最后一节愁见颠狂柳絮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烦恼和不安,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幻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农田的产出。这种对未来的担忧与前文中的春天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农民的生计之艰辛。
标签: 写景、抒情、咏物、劳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印写的《春日云溪即事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印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於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郭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