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sàng cuī ér bào wēi zhī huì shū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白居易 (bái jū yì)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蝉老悲鸣抛蜕後,龙眠惊觉失珠时。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後传谁庇荫谁。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hū bào wēi zhī huì shū zhī , yù tí cuī zì lèi xiān chuí 。
shì jiān cǐ hèn piān dūn wǒ , tiān xià hé rén bù kū ér 。
chán lǎo bēi míng pāo tuì hòu , lóng mián jīng jué shī zhū shí 。
wén zhāng shí zhì guān sān pǐn , shēn hòu chuán shuí bì yìn shuí 。

动物

初喪崔兒報微之晦叔

—— 白居易

書報微之晦叔知,欲題崔字淚先垂。
世間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兒。
蟬老悲鳴拋蛻後,龍眠驚覺失珠時。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後傳誰庇蔭誰。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hū bào wēi zhī huì shū zhī , yù tí cuī zì lèi xiān chuí 。
shì jiān cǐ hèn piān dūn wǒ , tiān xià hé rén bù kū ér 。
chán lǎo bēi míng pāo tuì hòu , lóng mián jīng jué shī zhū shí 。
wén zhāng shí zhì guān sān pǐn , shēn hòu chuán shuí bì yìn shu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在世间这种悲愤我特别清楚,想要题写"崔"字时,泪水已先流下。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这种悲愤之恨特别沉重地压在我身上,天下间又有谁不为子女哭泣呢。

蝉老悲鸣抛蜕後,龙眠惊觉失珠时。
蝉儿年老时悲鸣声也因换皮而消失,而龙儿沉睡时惊觉自己失去了珍宝。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後传谁庇荫谁。
我的文章已经写了十册,官职却只有三品,将来我离世后,谁会继续庇护谁呢?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他深知世间的苦难与不幸,自己心怀悲痛之情欲题写"崔"字时,泪水已不自觉地流下。作者感叹世间的恩怨之恨总是加诸于他个人,而又有谁能逃脱为子女而哭泣的命运呢。蝉儿老去后失去了鸣声,龙儿沉睡醒来却惊觉失去了宝物,这象征着岁月无情,世事无常。作者自述自己的文学才华虽然有所成就,但官职却不够高贵,他思考着离世后,谁会继续庇护他的后人,给予他们保护与荫庇。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与追问,流露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与疑虑。

赏析:这首诗《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之情。诗人以寥寥数语,道出了自己心头的沉痛之感。
首节写诗人得知晦叔的儿子崔儿去世的消息,他心头沉重,立即想要题写崔儿的名字,但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这一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法言表的痛苦。
接下来的两节继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感慨世间的悲哀总是不断地降临,而人们又能如何不哭泣呢?蝉老鸣声中抛下蜕皮,龙惊觉时失去了宝珠,这些意象都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一节提到了诗人自己的官职和成就,但他思考的更多是在自己离世之后,谁会传颂他的文章,谁会继续保佑他的家族。这是对生死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 查看更多>>

白居易的诗:

相关诗词: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堦五首 四 (fù fǔ zhōu duì chóu cuī fǎ cáo yè yǔ dī kōng jiē wǔ shǒu sì)

朝代:唐    作者: 戴叔伦

离室雨初晦,客程云陡暗。
方为对吏人,敢望邮童探。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六年冬暮赠崔常侍晦叔 (liù nián dōng mù zèng cuī cháng shì huì shū)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鬓毛霜一色,光景水争流。
易过唯冬日,难销是老愁。
香开绿蚁酒,煖拥褐绫裘。
已共崔君约,尊前倒即休。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予年十六始识叶晦叔於西湖上後二十七年晦叔之弟声叔来为临卭守相遇於成都晦叔没久矣访其遗文略无在者乃赋此诗 (yǔ nián shí liù shǐ shí yè huì shū wū xī hú shàng hòu èr shí qī nián huì shū zhī dì shēng shū lái wèi lín qióng shǒu xiāng yù wū chéng dōu huì shū méi jiǔ yǐ fǎng qí yí wén lüè wú zài zhě nǎi fù cǐ shī)

朝代:宋    作者: 陆游

故人零落久山丘,谁记京华第一流。
曹霸挥毫空万马,庖丁投刃解千牛。
相逢梦境何劳记,追想清言未免愁。
雷电取将遗稿尽,他年虚有茂陵求。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安李晦叔醉老庵 (cháng ān lǐ huì shū zuì lǎo ān)

朝代:宋    作者: 文同

醉老名庵晦叔为,庵中长是醉淋漓。
扶头未得日过午,门外万端俱不知。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抒情

十二月四日寄乐天(题拟) (shí èr yuè sì rì jì lè tiān tí nǐ )

朝代:唐    作者: 崔玄亮

共相呼唤醉归来。
(见《白氏长庆集》卷二一《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题注引)。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一 (wēi zhī dūn shī huì shū xiāng cì zhǎng shì kuī rán zì shāng yīn chéng èr jué yī)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并失鵷鸾侣,空留麋鹿身。
只应嵩洛下,长作独游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晦翁十首 其一 (sòng huì wēng shí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王阮

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词雄亦浅闻。
自得正心诚意论,始知天未丧斯文。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二 (wēi zhī dūn shī huì shū xiāng cì zhǎng shì kuī rán zì shāng yīn chéng èr jué èr)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
秋风满衫泪,泉下故人多。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抒情 咏史

庞婆报儿儿即倚锄立化图赞 (páng pó bào ér ér jí yǐ chú lì huà tú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绍昙

小姝先行,老爷踵去。
无意奔丧,急寻死路。
哭煞孤孀这老娘,钁头边事难分付。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章通判 (sòng zhāng tōng pàn)

朝代:宋    作者: 刘克庄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