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zhōu jùn zhāi liù shǒu qí sān
常州郡斋六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桐花着地雪成痕,时有幽禽巧语言。
应笑使君林野性,日依山水避尘喧。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tóng huā zhe dì xuě chéng hén , shí yǒu yōu qín qiǎo yǔ yán 。
yìng xiào shǐ jūn lín yě xìng , rì yī shān shuǐ bì chén xu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桐花落地如同雪留下痕迹,时常有幽静的鸟儿巧妙地叨唠。
我们应当笑赞使君在林野中的自然本性,每日依靠山水之间避开尘嚣喧哗。

全文

总结:

这句诗描绘了桐花落地留下雪一般的痕迹,同时也描写了幽静的鸟儿的聪明语言。接着,表达了对使君在自然环境中恬静生活的赞美。

这首古诗《常州郡斋六首 其三》是陈襄创作的,它展现了清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居处。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桐花和幽禽为主题,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来表现作者的诗意情感和避世的心境。首句“桐花着地雪成痕”将桐花与雪相类比,表现出桐花花瓣落地后如同雪花一般,这种比喻增加了诗的美感和神秘感。
接下来的一句“时有幽禽巧语言”描写了郊外的幽禽,它们似乎具备了人类的智慧,这一形象使诗中的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第三句“应笑使君林野性”中的“使君”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在山林之间过着宁静的生活,远离尘喧,这是一种避世的态度。最后一句“日依山水避尘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以摆脱繁杂的世俗生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襄写的《常州郡斋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