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 shī shàng chéng tōng pàn cháo fèng dài fū qí yī
鄙诗上呈通判朝奉大夫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米芾 (mǐ fèi)

不是通侯贵,还应贡禹弹。
只应好形制,自己愧雕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bú shì tōng hóu guì , huán yìng gòng yǔ tán 。
zhī yìng hǎo xíng zhì , zì jǐ kuì diāo c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并非通达的侯王高贵,还要向贡禹效法。
只应该追求完美的外形,自己感到愧于雕刻不完美。
总结: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能力和品德的自省和反思。作者认为自己不如通达的侯王尊贵,但应该效法贡禹,这可能指的是向优秀的前辈学习谦虚谨慎。然后,作者强调重视塑造完美的外在形象,因为自己对雕刻的成就感到愧疚,或许是在比喻内心深处的缺陷。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在道德和美学上的思考。

赏析:这首诗是米芾的《鄙诗上呈通判朝奉大夫 其一》。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情不足、艺术未臻完美之感叹和自嘲之情。首句“不是通侯贵,还应贡禹弹”,表明诗人自知自己不具备通判的高贵身份,却应该受到禹弹的责备。禹弹意指大禹治水时被弹劾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暗示了诗人自我批评的态度。
接下来的句子“只应好形制,自己愧雕残”,强调了诗人对自身才情的不满。他认为自己只能勉强做到作品形式工整,但在内涵和深度上仍然感到自己的诗歌“雕残”,缺乏完美之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米芾写的《鄙诗上呈通判朝奉大夫》系列:

本文作者米芾介绍:🔈

米芾(一○五一~一一○七),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因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居襄阳、丹徒。宋代著名书画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四大家。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涟水县,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勾当公事,知无爲军。徽宗崇宁间召爲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大观元年,出知淮阳军,卒,年五十七。有《山林集》一百卷(《宝晋英光集序》),已佚。宋岳珂辑有《宝晋英光集》,後人续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事见《宝晋山林集拾遗》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米芾诗,以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宝晋山林集拾遗》(八... 查看更多>>

米芾的诗:

米芾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