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zhèng xuān jiào wèi gōng wǎn shī èr shǒu qí yī
致政宣教魏公挽诗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朱松 (zhū sōng)

己自应无憾,人犹叹不遭。
簪缨门已大,湖海气方豪。
旧国牛矶外,新阡马鬣高。
流芳传教子,步武接夔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jǐ zì yìng wú hàn , rén yóu tàn bù zāo 。
zān yīng mén yǐ dà , hú hǎi qì fāng háo 。
jiù guó niú jī wài , xīn qiān mǎ liè gāo 。
liú fāng chuán jiào zǐ , bù wǔ jiē kuí gā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己经做到了应该做的事情,对自己没有懊悔之情,但人们仍然会感慨命运的不幸。
在官位上已经达到了高位,门槛已经很大,有着宽广如湖海般豪放的气度。
旧时的国家在牛矶之外,如今新修的道路上马的缰绳已经高挂。
留下美名传给子孙后代,步履坚定地继承了夔州之职。
全诗写人生的历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平所作所为的满足和无悔之情。他在官场上有所成就,门庭广阔,意气风发。他回顾往事,旧国早已远去,如今新阡马路上马的缰绳已高高挂起,显示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他希望自己的美名能传给子孙后代,同时也承担起了接受夔州之职的责任和使命。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对前程的坚定信心。

赏析:
这首诗是朱松创作的《致政宣教魏公挽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魏公的感慨和敬仰之情。诗意深远,内涵丰富。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怨无悔的态度,己自应无憾,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充满信心和坚定。然而,人们仍然感叹他没有得到魏公的接引,这显示出魏公的声望和影响力。
诗中提到了簪缨门已大,湖海气方豪,这里簪缨门指的是官职,说明诗人已经有了一番作为,而湖海气方豪则暗示他的志向远大,有着壮阔的抱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旧国牛矶外,新阡马鬣高,这些地名和景物的描写使诗句更加生动。牛矶、新阡都是地名,马鬣高则暗示着诗人对新局势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充满希望。
最后,诗句中流芳传教子,步武接夔臯,表达了对魏公的崇敬之情,魏公以其杰出的政绩和军事才能,成为了诗人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朱松写的《致政宣教魏公挽诗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朱松介绍:🔈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熹父。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尉,调南剑州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除秘书省正字,累迁承议郎。十年,因反对和议忤秦桧,出知饶州,未就,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已佚。事见本集卷首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 朱松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韦斋集》爲底本。校以清康熙程嵦刊本(简称程本)、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郑镳抄本(简称郑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石仓历代诗选》(简称诗选)、《宋诗钞》及补... 查看更多>>

朱松的诗:

朱松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