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hé zá shū wǔ shǒu bā yuè jiǔ rì
至和杂书五首 八月九日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蔡襄 (cài xiāng)

晓虹跨江一千尺,平浪东西入天碧。
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
渔家小艇方醉眠,艇里长鱼三尺白。
彩栏北倚数流萤,似与流萤旧相识。
香脂揩尽暗成云,银甲试弦初未直。
桥前流水声潺潺,年华一去何时还。
重来若问桃花路,记取松亭月影间。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xiǎo hóng kuà jiāng yī qiān chǐ , píng làng dōng xī rù tiān bì 。
yóu rén chū jué qiū qì liáng , yī bù jīn fēng báo luó zhǎi 。
yú jiā xiǎo tǐng fāng zuì mián , tǐng lǐ cháng yú sān chǐ bái 。
cǎi lán běi yǐ shù liú yíng , sì yǔ liú yíng jiù xiāng shí 。
xiāng zhī kāi jìn àn chéng yún , yín jiǎ shì xián chū wèi zhí 。
qiáo qián liú shuǐ shēng chán chán , nián huá yī qù hé shí huán 。
chóng lái ruò wèn táo huā lù , jì qǔ sōng tíng yuè yǐng jiān 。

写景 抒情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晓虹跨江一千尺,平浪东西入天碧。
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
渔家小艇方醉眠,艇里长鱼三尺白。
彩栏北倚数流萤,似与流萤旧相识。
香脂揩尽暗成云,银甲试弦初未直。
桥前流水声潺潺,年华一去何时还。
重来若问桃花路,记取松亭月影间。

全文

总结:

这篇古文描绘了一个江边美景,晓虹横跨江面,江水波平如镜,东西流动汇入天空的深蓝之中。初秋时节,游人感觉到凉意袭人,衣衫难挡微风,轻薄罗衫似乎不够。在江边的渔家,小艇停在那里,主人在艇上熟睡,艇里摆放着长达三尺的白色鱼。彩栏靠北,映衬着几只流萤,仿佛与这些萤火虫有旧时的熟悉。一盒香脂已经用尽,暗暗变成了云状,一把银甲正在试弦,但似乎还未调整好。桥前流水潺潺,岁月匆匆流逝,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过去。如果要再次寻找桃花的路,就要牢记松亭和月影之间的景象。

赏析:蔡襄的《至和杂书五首 八月九日》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的晓虹映照在江面上,形成了壮丽的景色。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游人感受到的初秋凉爽,以及衣衫被风吹得薄薄的感觉。渔家小艇在江面上摇曳,其中的画面生动而恬静,艇内的长鱼白色皎洁,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诗中还描写了夜晚的幽静,彩栏旁飞舞的流萤犹如旧友,与之相映成趣。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蔡襄写的《至和杂书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蔡襄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佑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佑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 查看更多>>

蔡襄的诗:

蔡襄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