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sī kōng zhāng gōng ān dào wǎn cí sān shǒu qí sān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西蜀识公初,南都从事余。
一言知我可,久好复谁如。
学术留元叹,家声付伯鱼。
霜天近生日,闻挽重唏嘘。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xī shǔ shí gōng chū , nán dōu cóng shì yú 。
yī yán zhī wǒ kě , jiǔ hǎo fù shuí rú 。
xué shù liú yuán tàn , jiā shēng fù bǎi yú 。
shuāng tiān jìn shēng rì , wén wǎn chóng xī x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初次认识了西蜀的识公,他在南都为官,而我则侍奉在他身边。他一句话就能了解我,我们长久以来亲密无间,有谁能比得上他呢?我们一起研习学问,感慨良多,他的声名远播,如同伯鱼般家喻户晓。如今寒霜逼近,我的生日即将到来,听到挽歌的凄凉之声,不禁悲从中来。
全文总结:
这篇古文描述了作者与西蜀的识公之间的深厚友谊。识公对作者非常了解,两人长期以来互相喜爱和信赖。他们一同探讨学问,感慨万千。识公因其学术造诣而声名显赫,就像传说中的伯鱼一样名噪一时。然而,此刻已是寒霜将至,作者的生日即将来临,他们听到挽歌的悲凉之音,不禁感慨万千。这篇古文以深情厚谊和生命的短暂为主题,流露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其三》是苏辙创作的。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张公安的赠言之情感。以下是赏析:
在这首诗中,苏辙首先提到了自己和张公安初次相识于西蜀,后来一同在南都从事。他言道张公安了解他的内心,知道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这种信任和了解构成了他们深厚的友情。
接着,诗人提到了张公安的学术造诣,他的声名传遍了南方。这说明张公安在学术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最后,诗人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即张公安的生日即将到来,但是他已经去世。这一时刻让诗人感到悲伤和惋惜,他用“闻挽重唏嘘”表达了内心的感情。整首诗透露出对逝去的朋友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
标签:
友情、学术、怀念、人物纪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