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 xīng èr shǒu qí yī
杂兴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陋巷丈夫病且贫,悬鹑百结聊庇身。
蠕蠕大蝨长孙子,败缯敝絮开阳春。
故襦宽博裹肩䏶,出没逡巡初莫畏。
一朝换酒入邻家,顾视腰间犹犊鼻。
入缝循腰还自足,肌肤转近尤为福。
咋皮吮血无已时,应待渠家具汤沐。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lòu xiàng zhàng fū bìng qiě pín , xuán chún bǎi jié liáo bì shēn 。
rú rú dà shī zhǎng sūn zǐ , bài zēng bì xù kāi yáng chūn 。
gù rú kuān bó guǒ jiān 䏶 , chū mò qūn xún chū mò wèi 。
yī cháo huàn jiǔ rù lín jiā , gù shì yāo jiān yóu dú bí 。
rù fèng xún yāo huán zì zú , jī fū zhuǎn jìn yóu wèi fú 。
zǎ pí shǔn xuè wú yǐ shí , yìng dài qú jiā jù tāng mù 。

写实 幽默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陋巷中的丈夫,病痛又贫困,挂着鹑肉,用百结草编成的临时遮蔽身体。身上爬着大蝨子,孙子一般长得大,破败的丝绸和破烂的棉絮组成了衣裳,却迎来了温暖的阳春。

衣服旧而宽松,包裹着肩膀和背部,这样的装束在狭小街巷里来回走动,初时并不用担心遭受欺凌。但有一天,他醉酒后去了邻居家,不经意间抬头一看,腰间还挂着犊牛的鼻子。

回到家中,把鼻子缝进腰带里,以至于肌肤贴近,让人感到特别幸运。蝨子疯狂地吸食着血,无法控制,只好等待渠家提供的草药汤水来洗浴。

赏析:苏辙的《杂兴二首 其一》以生活中的朴素场景为题材,深刻地表现了陋巷丈夫的朴实生活。全诗通过对陋巷丈夫的描写,展示了他的清贫、勤劳以及他对家庭的关心和爱护。
首节描写了陋巷丈夫贫困的境遇,他生活在狭窄的巷子里,住处简陋,只好用悬鹑百结作为屋顶,可见贫苦之状。
第二节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他的衣物状况,衣袍已经破败,布料敝绝如絮,春天却已开放。这一节表现了他的朴素和对生活的顽强。
接下来的节段描述了他的襦裙宽大,肩上裹着斗篷,虽然在陋巷中徘徊,却不畏惧,展现出坚韧的性格。
最后两节则以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他喝酒后的状态,酒醉后的他,腰间却仍然插着犊鼻(酒瓶),将酒瓶当作自己的财产,显示出他对酒的珍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杂兴二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5 首名为《杂兴二首 其一》的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