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jù sān shǒu qí èr
夜句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师道 (chén shī dào)

老树仍孤秀,秋蟾只独明。
何须夜来雨,却听枕前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lǎo shù réng gū xiù , qiū chán zhī dú míng 。
hé xū yè lái yǔ , què tīng zhěn qián shēng 。

写景 抒情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老树依然高独孤立,秋蟾只自独明亮。
何需夜晚降雨,只需倾听枕前的声音。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夜晚景象。一棵古老的树仍然高耸独立,秋天的蟾蜍孤单地散发明亮的光芒。作者表达了不需要夜晚的雨声陪伴,只需倾听枕前的声音,享受宁静夜晚的美好。这句话也寓意人们不必追求繁华喧嚣,静心感受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赏析:
陈师道的《夜句三首 其二》以简洁而深远的文字,勾勒出夜晚静谧的场景。诗中老树虽孤秀,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风采,与明亮的秋蟾相映成趣,展现了老树的坚韧和独特美。作者通过描述老树与秋蟾的对比,凸显了老树的独特性,烘托了夜晚的宁静。诗的结尾以“何须夜来雨,却听枕前声”,表现了作者不需要借夜雨,即可在宁静的夜晚倾听到内心的声音,突显了对心境的超然与清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师道写的《夜句三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夜句三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陈师道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後山居士,学者称後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托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後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 查看更多>>

陈师道的诗:

陈师道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