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 zǔ lǐ chéng shì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纲 (zhāng gāng)

总角承顔赖击蒙,後生因识古人风。
忘情自到羲皇上,盛事多谈庆历中。
双寿儿孙青若若,一门慈孝郁葱葱。
吁嗟耆旧今何在,古木斜阳濑水空。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zǒng jiǎo chéng yán lài jī méng , hòu shēng yīn shí gǔ rén fēng 。
wàng qíng zì dào xī huáng shang , shèng shì duō tán qìng lì zhōng 。
shuāng shòu ér sūn qīng ruò ruò , yī mén cí xiào yù cōng cōng 。
xū jiē qí jiù jīn hé zài , gǔ mù xié yáng lài shuǐ kō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总角承颜赖击蒙,后生因识古人风。
忘情自到羲皇上,盛事多谈庆历中。
双寿儿孙青若若,一门慈孝郁葱葱。
吁嗟耆旧今何在,古木斜阳濑水空。
翻译及总结:
总角(一位姓名)受到颜回的启示,受益匪浅,后来因此认识了古代圣人的风范。
忘情(一位姓名)自己的才能受到了羲皇的赞赏,许多盛大的事情都发生在庆历年间。
双寿的儿孙青春风华,一家人都充满了慈爱和孝顺。
唉叹啊,古代的先贤和现在的人们都去了哪里?古老的树木、斜阳和濑水依然存在,但已没有了当初的景象。
总结:此篇古文讲述了总角受到颜回启示后,通过认识古人风范而有所收获。忘情因才华而受到羲皇赏识,庆历年间发生了许多盛事。双寿的后代们青春活泼,一家人团结亲爱。然而,作者对古人和现在的人们的去世以及时光的无情流逝感到悲叹。古木斜阳和濑水依旧,却再难现古时的繁华景象。

这首诗是张纲创作的《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 其一》。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外祖父李承事的怀念和敬意,以及对家族的繁荣和未来的期许。
诗中第一句“总角承颜赖击蒙”,意味着作者感激李承事的教导和庇佑,认为自己能够蒙受祖先的庇佑,有机会认识古人的风采,是一种幸运。
第二句“忘情自到羲皇上,盛事多谈庆历中”,提到了作者的忘情和对庆历中的盛事的回忆。庆历是一个充满了喜庆和盛大事件的时期,作者似乎在此时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第三句“双寿儿孙青若若,一门慈孝郁葱葱”,表达了家族的繁荣和和睦。双寿可能指的是外祖父和外祖母的长寿,儿孙青若若表示家族的年轻一代充满朝气,一门人团结和睦,充满了孝道和仁爱之情。
最后两句“吁嗟耆旧今何在,古木斜阳濑水空”,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物的感慨。古木斜阳和濑水空无一人,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纲写的《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纲介绍:🔈

张纲(一○八三~一一六六),字彦正,晚号华阳老人,金坛(今属江苏)人(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试上舍及第,释褐授承事郎。五年,爲国子正。六年,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八年因忤蔡京出主管成都玉局观。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再除秘书省校书郎,兼修国朝会要。四年,除着作佐郎。五年,爲屯田员外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两浙提点刑狱。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改江东提点刑狱。三年,召爲中书舍人。四年,迁给事中,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十三年,以左中奉大夫致仕。二十五年,秦桧死,起爲给事中。二十六年,除吏部侍郎,兼侍讲。二十七年五月爲参知政事,九月,以年老辞机务,除资政殿... 查看更多>>

张纲的诗:

张纲的词:

  • 念奴娇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佩玉...

  • 念奴娇

    多情宋玉,值西风摇落,悲秋时节。赖有...

  • 青门饮

    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

  • 蓦山溪

    小窗开宴,草草杯盘具。欢喜走儿童,庆...

  • 临江仙

    绿蚁浮觞香泛泛,黄花共荐芳辰。清霜天...

  • 临江仙

    追想京都全盛日,蓬弧初记生时。朝来朱...

  • 满庭芳

    十月风光,小春时候,宴堂初启朱筵。博...

  • 满庭芳

    风轧云低,寒催腊近,画堂和气先春。玳...

  • 万年欢

    岁晚寒凝,正冥舒四叶,梅吐孤芳。庆诞...

  • 浣溪沙

    罗绮争春拥画堂。翠帷深处按笙簧。宝奁...

  • 张纲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