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pí líng sēng shè èr shǒu qí èr
题毗陵僧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贺铸 (hè zhù)

秋风忽起家山意,流落天涯叹憔悴。
古寺不挂寰瀛图,终南山翁何处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qiū fēng hū qǐ jiā shān yì , liú luò tiān yá tàn qiáo cuì 。
gǔ sì bù guà huán yíng tú , zhōng nán shān wēng hé chù zhì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秋风突然起来,我思念家乡的心情被激起,流落在陌生的天涯,只能叹息自己的憔悴。古老的寺庙中没有挂着遥远的地图,而终南山的老者又在何方呢?
全文总结:作者流落在陌生的天涯,感叹着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的颓废。古寺中没有描绘远方的地图,而终南山的老者也不知在何处。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远方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知未来的迷茫之感。

赏析:这首诗《题毗陵僧舍二首 其二》由唐代诗人贺铸创作。诗人以秋风吹拂起家乡的思念为主题,表达了流离失所、离故园的心情。
首句“秋风忽起家山意”传达了诗人因秋风而突然迸发出对故乡的思恋之情。秋风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它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迁,也象征了生活的起伏。
接下来的“流落天涯叹憔悴”强调了诗人的流浪和颓废,他因离开家乡而感到疲惫和失落。这句话中的“流落”和“天涯”表达了诗人身世的无常和不安定。
最后两句“古寺不挂寰瀛图,终南山翁何处至”则提到了古寺和终南山,显示了诗人在异乡渴望回归的心情。古寺是宗教场所,暗示诗人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安慰;而终南山是诗人故乡的象征,他希望能够重返故地。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贺铸写的《题毗陵僧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贺铸介绍:🔈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佑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於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後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 查看更多>>

贺铸的诗:

贺铸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