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guō xī píng yuǎn qí sān
题郭熙平远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过 (sū guò)

诸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zhū zǐ zhī yìng jiàn huà , cǐ zhōng wǒ dú zhī jīn 。
xiě dào shuǐ qióng tiān miǎo , dìng fēi chén tǔ jiān r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诸子只看到了画,而在其中,我独自理解其中的深意。
描写水流至尽,达到天际,肯定不是尘土间的普通之人。
总结:全文:作者说众人只关注画中的景物,而他却能领悟其中的哲理。接着描述了水流流尽至天际的壮观景象,并暗示这并非尘世凡人所能体会的。

《题郭熙平远 其三》赏析:
此诗写了诗人苏过在题郭熙平的画作时的感受。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可以归类为“咏物”和“抒情”两个标签。在这里,诗人赞美郭熙平的画作,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悟。
首句“诸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表明了诗人对于画作的独特理解和欣赏。他认为其他人只是看到了画的表面,而他自己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精髓。
接着,“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这句话意味着郭熙平的画作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画中的景物似乎已经融入了天地之间,不再受尘土俗世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高超艺术家的敬佩之情。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艺术境界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够超越凡俗,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过写的《题郭熙平远》系列:

本文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 查看更多>>

苏过的诗:

苏过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