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wáng shǐ jūn fù sū tái
送王使君赴苏台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罗隐 (luó yǐn)

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甿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ōng nán yī wàng kě cháng xū , yóu yì wáng sūn lǐng hǔ fú 。
liǎng dì gān gē lián yuè jué , shù nián mí lù wò gū sū 。
pí méng fù chóng quán jiā jìn , jiù zú bīng qīn tài bàn wú 。
liào dé wǔ yuán jiān lǚ yù , bù fáng zhāo qǔ hǎo yé yú 。

送王使君赴蘇臺

—— 羅隱

東南一望可長吁,猶憶王孫領虎符。
兩地干戈連越絕,數年麋鹿臥姑蘇。
疲甿賦重全家盡,舊族兵侵太半無。
料得伍員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ōng nán yī wàng kě cháng xū , yóu yì wáng sūn lǐng hǔ fú 。
liǎng dì gān gē lián yuè jué , shù nián mí lù wò gū sū 。
pí méng fù chóng quán jiā jìn , jiù zú bīng qīn tài bàn wú 。
liào dé wǔ yuán jiān lǚ yù , bù fáng zhāo qǔ hǎo yé y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东南方向一望之远,可让人长吁一口气,依然记得当年王孙领着勇猛的军旅前来。
两地之间的战争让交通中断,数年来麋鹿都在姑苏城中平静地躺卧。
国家疲弊,赋税繁重,全家人都被累得筋疲力尽,原本显赫的家族兵力也被敌人侵占了大半。
料想得出,伍员可能同时身兼武士和游学的职责,不过这也不妨碍他说笑调侃。



总结:

诗人抒发了对故土东南的深情怀念,回忆起昔日王孙带着虎符来领兵的场景。目前两地战乱导致往来不通,姑苏城内的景象也因战乱而改变。社会动荡使得百姓疲困不堪,全家艰难度日,而敌人也侵占了大部分领土。诗中还提到了伍员可能是一个既懂得武艺又热衷于学问的人,他不禁调侃说笑。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时局的担忧与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赏析:
《送王使君赴苏台》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篇。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和对国家沉浸在战乱中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共分为四个句子,每个句子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首句“东南一望可长吁”直接道出了作者的忧虑之情。他远眺东南的远方,内心充满了沉痛之感,可见他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之深。
第二句“犹忆王孙领虎符”提到了“王孙”,可能是指诗中的主人公,他被派遣前往苏台。领虎符意味着担负着重大使命,这句话突显了主人公的英勇和忠诚。
第三句“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通过对战乱的描写,展现了国家的动荡和不安。姑苏是苏州的古称,卧姑苏的麋鹿象征着宁静与和平的消失,暗示着战乱的严重程度。
最后一句“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则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的信任和鼓励,伍员可能是主人公的名字,这句话暗示着主人公在旅途中能够应对各种挑战,不怕戏谑和揶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罗隐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勳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爲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爲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勳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爲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 查看更多>>

罗隐的诗:

相关诗词:

送程伯俞赴海陵苏使君之招 (sòng chéng bǎi yú fù hǎi líng sū shǐ jūn zhī zhāo)

朝代:宋    作者: 刘过

红裙族雕筵,一醉当鲸吸。
使君若问余,为道贫彻骨。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 (sòng wáng qīng shǐ jūn fù rèn sū zhōu yīn sī huā yíng xīn shǐ gǎn jiù yóu jì tí jùn zhōng mù lán xī yuàn yī bié)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一别苏州十八载,时光人事随年改。
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莺入故宫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
为报江山风月知,至今白使君犹在。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二 (sòng sū zhōu lǐ shǐ jūn fù jùn èr jué jù èr)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使回赴苏州道中作 (shǐ huí fù sū zhōu dào zhōng zuò)

朝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春风何事远相催,路尽天涯始却回。
万里无人空楚水,孤帆送客到鱼台。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一 (sòng sū zhōu lǐ shǐ jūn fù jùn èr jué jù yī)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其一 (sòng shǔ rén zhāng shī hòu fù diàn shì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忘归不觉鬓毛斑,好事乡人尚往还。
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李使君赴邵州 (sòng lǐ shǐ jūn fù shào zhōu)

朝代:唐    作者: 皇甫冉

出送东方骑,行安南楚人。
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
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
争看使君度,皂盖雪中新。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康祭酒赴轮台 (sòng kāng jì jiǔ fù lún tái)

朝代:唐    作者: 曹唐

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
霜黏海眼旗声冻,风射犀文甲缝开。
断碛簇烟山似米,野营轩地鼓如雷。
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其三 (sòng ōu yáng zhǔ bó fù guān wéi chéng sì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使君已复冰堂酒,更望重新画舫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送苏台守受代归朝 (sòng sū tái shǒu shòu dài guī cháo)

朝代:宋    作者: 夏竦

香案当衙拜凤书,使君旌节下姑苏。
宾朋唱和诗千首,耆幼扶携酒百壶。
野树遮藏过建业,乱山迎送出江都。
西风不得同归去,红藕花边望舳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