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què gōng zhǎng lǎo zhù líng yán
送确公长老住灵岩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鲜于侁 (xiān yú shēn)

瓶鉢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
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píng bō piāo rán bié dì xiāng , fǎ yīn cóng cǐ zhèn dōng fāng 。
huáng lóng shān xià chuán xīn yìn , bái hè quán biān qǐ dào chǎng 。
gān lù wú shí jiē yī wèi , zhān tán hé chù bù qīng xiāng 。
fán shī gèng chàng zōng mén qū , tu jiao gui mao rèn zhǎn zhāng 。

动物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瓶鉢轻飘飘地离开了皇帝的都城,佛法的声音从此传遍东方大地。
在黄龙山脚下传承心印,白鹤泉旁兴起道场。
甘露无论何时都是同样的味道,旃檀木无论在何处都充满清香。
尽管师傅劝勉的话很多,但一切如兔角和龟毛一样,都随意展示。



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离开帝都的僧侣,他将佛法传播到东方各地,行脚过程中传承心印于黄龙山下,建立了道场于白鹤泉旁。他所传播的佛法和法器如甘露般无时不刻地散发着甜美的香味,而他的教诲就像旃檀木般,无论在何处都弥足珍贵。尽管身边有许多烦扰和纷争,但他依旧以宽容和随性的态度去面对,就像兔角和龟毛一样毫不拘束。整首诗意蕴深远,表达了僧侣传播佛法、宽容待人的美好精神。

赏析:这首诗《送确公长老住灵岩》是唐代诗人鲜于侁创作的佛教题材诗歌。诗人以清新的笔调,表达了对长老确公的祝愿和赞美,同时展示了佛教文化中的一些象征和意象。
首句“瓶鉢飘然别帝乡”,瓶鉢是佛教僧人的日常用具,这里用以表现确公离开皇帝的宫廷,前往佛教圣地的场景。接着,“法音从此振东方”,法音传播的声音如同佛法的普及,遍布东方,表现了确公的崇高使命。
接下来的句子“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描述了确公选择的修行地点,黄龙山和白鹤泉,这些地方在佛教中常常被认为是灵感之所在,能助长老修行道场。
诗中提到的“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暗示了在这个道场中,一切都是纯净的,就如同甘露和旃檀一般纯净香甜。
最后两句“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则强调了确公的虔诚与坚韧,他会不厌其烦地传播佛法,不论多么微小的事物都会珍视,充分展现出他对佛教事业的执着与奉献。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鲜于侁介绍:🔈

鲜于侁(一○一九~一○八七),字子骏,阆州(今四川阆中)人。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庆历中迁秘书丞、通判绵州。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副使。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拜右谏议大夫(《宋史》本传作左谏议大夫),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元佑二年卒,年六十九。有文集二十卷、《刀笔集》三卷等,均佚。事见《淮海集》卷三六《鲜于子骏行状》,《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今录诗五十八首,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鲜于侁的诗:

相关诗词:

奉寄灵岩长老确公大师 其一 (fèng jì líng yán zhǎng lǎo què gōng dà sh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盛陶

适见随州住,谁教复在齐。
君看历山北,何似善光西。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奉寄灵岩长老确公大师 其二 (fèng jì líng yán zhǎng lǎo què gōng dà shī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盛陶

传法仙城後,流名上国高。
游方缘渐契,无亦太忉忉。
灵岩山下草,今古几回春。
不有开堂日,焉知卷席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过灵岩寺 (guò líng yán sì)

朝代:宋    作者: 吕夷简

净名庵下灵岩路,峻壁层崖倚半空。
我爱老僧年八十,一生长住翠微中。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游灵岩 (yóu líng yán)

朝代:宋    作者: 张俞

玉文山後灵岩寺,四百年来选佛场。
满地白云关不住,石泉流出落花香。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赠新住灵岩长老 (zèng xīn zhù líng yán zhǎng lǎo)

朝代:宋    作者: 刘概

岑崟千嶂插青霄,殿阁峥嵘霁霭交。
已化灵蛇留径迹,双飞白鹤上云巢。
万家香火春迎社,一派泉声夜涤庖。
投锡此来当有意,独存秘宇在岩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送山老住三峰寺 其一 (sòng shān lǎo zhù sān fēng sì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朱松

未办同穿荦确行,西风挥手最关情。
只应勃窣喧卑里,认得峯头啸月声。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寄送疑长老 (jì sòng yí zhǎng lǎo)

朝代:宋    作者: 释重显

德不孤兮必有邻,四明留住是因循。
如今高步钱塘境,只许灵山个老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送灵岩法师 (sòng líng yán fǎ shī)

朝代:宋    作者: 俞充

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
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
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
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
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法喜泾长老请赞 (fǎ xǐ jīng zhǎng lǎo qǐng zàn)

朝代:宋    作者: 释大观

有准绳,无捉摸。
开口错商量,铁蒺藜确确。
日冷月热,泾清渭浊,昨夜凤巢生鸑鷟。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赠栢岩禅师 (zèng bǎi yán chán shī)

朝代:唐    作者: 周贺

野寺绝依念,灵山会遍行。
老来披衲重,病後读经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
多年栢岩住,不记栢岩名。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