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hān lǎo zhù sān fēng sì qí yī
送山老住三峰寺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朱松 (zhū sōng)

未办同穿荦确行,西风挥手最关情。
只应勃窣喧卑里,认得峯头啸月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wèi bàn tóng chuān luò què xíng , xī fēng huī shǒu zuì guān qíng 。
zhī yìng bó sū xuān bēi lǐ , rèn de fēng tóu xiào yuè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未曾办理同穿荦,确实行事令人欣慰,西风吹拂时,更显真挚情意。
只有应该立即腾飞、奔跑的年轻人,在低下的地方热闹喧嚣,才能认识到高峰之巅传来的嘹亮月夜呼啸之声。

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办事得当,坚持真情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比喻年轻人努力奋斗,最终登上高峰,体现了不断进取、追求成功的精神。同时,诗中展现了西风吹拂时的情感意蕴,突出了情感的纯真和深切。诗句简短却表达了深邃的含义,使读者感受到了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赏析:这首诗《送山老住三峰寺 其一》是朱松的作品,以诗人送别山中老僧的场景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的深厚感情和对山中宁静的崇敬之情。
首先,诗中诗人未办同穿荦确行,西风挥手最关情,表现了诗人对老僧离去的不舍之情。未办同穿荦确行,意味着尚未办妥诸多事务,但此刻已不得不离去。西风挥手,是送别的动作,最关情则彰显了诗人深情厚意。
其次,诗中的“只应勃窣喧卑里,认得峯头啸月声”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勃窣,即百舌鸟,鸟语嘈杂,卑里指低处的房舍。这一描写通过声音的对比,突显了山中的宁静和高远,表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之处。
最后,整首诗以送别和山中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和老僧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标签可以设置为:“送别”、“山水”、“宁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朱松写的《送山老住三峰寺》系列:

本文作者朱松介绍:🔈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熹父。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尉,调南剑州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除秘书省正字,累迁承议郎。十年,因反对和议忤秦桧,出知饶州,未就,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有《韦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已佚。事见本集卷首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 朱松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韦斋集》爲底本。校以清康熙程嵦刊本(简称程本)、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郑镳抄本(简称郑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石仓历代诗选》(简称诗选)、《宋诗钞》及补... 查看更多>>

朱松的诗:

朱松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