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ng fēng tíng sì shǒu qí èr
松风亭四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曾几 (zēng jǐ)

客至引幽步,步及松风亭。
问亭何当作,笑视何足听。
俗论哄蛙黾,市声殷雷霆。
时来一洗耳,两眼为君青。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kè zhì yǐn yōu bù , bù jí sōng fēng tíng 。
wèn tíng hé dàng zuò , xiào shì hé zú tīng 。
sú lùn hǒng wā miǎn , shì shēng yīn léi tíng 。
shí lái yī xǐ ěr , liǎng yǎn wèi jūn q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客人到来,引导着他们漫步在幽静的步道上,一直走到了松风亭。问起这座亭子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只见笑容盈盈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何足称为耳目之所及。他指责俗人常常欺骗无知的蛙和黾虫,而城市的喧嚣如雷霆般嘈杂。而如今,他终于有机会洗耳恭听了,他的双眼也因此而变得清澈明亮。
全文总结:客人到来时,引导着他们漫步在幽静的步道上,走到了松风亭。被问及亭子建造的时间时,笑着表示这样的问题不值一提。批评了俗人欺骗蛙和黾虫的行为,也讽刺了城市的喧嚣。然而,此刻他有机会洗耳恭听,眼睛也因此而清澈明亮。

赏析:这是曾几创作的《松风亭四首 其二》,描写了作者在松风亭的幽静场景,以及他与友人的闲谈。全诗以淡泊清幽的意境为主题,通过松风亭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喧嚣的愿望。
首节中,诗人的客人引领他一同来到松风亭,这里被描述为一个宁静幽雅的地方。接着,诗人问松风亭是何时建造的,但他的朋友只是轻笑着回应,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古老和神秘。
第二节中,诗人提到了世俗的言谈和市井的喧闹,用“哄蛙黾”、“雷霆”等词语来形容,与松风亭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松风亭的宁静之美。
最后一节,诗人提到来到松风亭后,听了这里的风声,眼前的景色也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新。这句话传达出了在这个宁静之地听风听水的愉悦之感,也强调了宁静环境对心灵的净化和平静的作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曾几写的《松风亭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曾几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 查看更多>>

曾几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