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 tíng dào shàng jiàn méi huā xì zèng jì cháng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huì sǐ lán kū jú yì cuī , fǎn hún xiāng rù lǐng tóu méi 。
shù zhī cán lǜ fēng chuī jìn , yī diǎn fāng xīn què zhuó kāi 。
yě diàn chū cháng zhú yè jiǔ , jiāng yún yù luò dòu jiē huī 。
háng dang gèng xiàng chāi tóu jiàn , bìng qǐ wū yún zhèng zuò du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蕙花凋谢,兰草枯萎,菊花也被摧毁。死后,她的魂灵散发着一种返魂香,飘入了岭头上的梅树。岭头上的梅花开放着,香气扑鼻。

几枝残绿的梅花被风吹得干干净净,一点芳心的渴望却被小鸟啄食而展露无遗。

野店里初次品尝到竹叶酒,江云像豆稭般纷纷落下。

在旅途中,行商们又一次聚在一起,互相展示各自的饰物,其中一人病倒了,黑云堆积,预示着大雨将至。

全文

总结:

古诗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人情的喜怒哀乐。蕙、兰、菊、梅等花朵在季节更迭中展现生命的轮回,而香味和芳心的比喻,则凸显了欲望和心愿的难以实现。诗人还通过野店和行商的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疾病的感知。整体而言,诗篇以简洁的语言,娓娓道来,表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赏析:在这首《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中,苏轼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傲然和坚韧。诗人以“蕙死兰枯菊亦摧”开篇,表现了蕙兰之美,以及坚贞的性格。接着,他用“返魂香入岭头梅”这样的意象,将梅花的香气与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梅花一种神秘和魅力。
诗中的“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表现了梅花的顽强生存态度。即便在残破中,依然有一份坚韧和顽强,令人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描绘了诗人行走间的景色,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诗句“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展现了田园风光和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则增添了一丝戏谑和幽默感,展现了诗人的风趣和豁达。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戊辰冬与邻士纵步至吴由道书会所课诸生作梅花诗以先字为韵戏成一绝句後三年由道来昌化索前作复次韵三首并前诗赠之 其一 (wù chén dōng yǔ lín shì zòng bù zhì wú yóu dào shū huì suǒ kè zhū shēng zuò méi huā shī yǐ xiān zì wèi yùn xì chéng yī jué jù hòu sān nián yóu dào lái chāng huà suǒ qián zuò fù cì yùn sān shǒu bìng qián shī zèng zh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李光

冰容幽胜肯争妍,独树亭亭近水边。
不但色香俱第一,品流宜占百花先。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梅花 (méi huā)

朝代:宋    作者: 释辉

我见庭梅六十春,当时初见已轮囷。
人老只道梅花老,不道梅花老笑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yī yùn hé yǒng shū dōu tíng guǎn bàn xì jì)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其四 (hé xú jì gōng shū qí dào zhōng èr shí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王之道

拍溪春水鸭头青,溪上哦诗醉眼醒。
不见梅花寒蘸影,野桃山杏自娉婷。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赠同舍生 (zèng tóng shè shēng)

朝代:宋    作者: 何梦桂

炉亭曾忆看梅花,摇落江湖两鬓华。
梦断罗浮寒月堕,见梅不认是谁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金沙亭 (jīn shā tíng)

朝代:宋    作者: 金君卿

亭阚方池物物新,花中名品富长春。
诗僧用意栽培处,四季常教有主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自越趋明上虞道中和季申梅四首 其二 (zì yuè qū míng shàng yú dào zhōng hé jì shēn méi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鼎

孤标亦自惜幽姿,折赠行人第几枝。
万斛清愁江上雨,曾看结子欲黄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邻翁以黄菊一本见赠是岁冬暖梅已成蕾以四韵戏菊 (lín wēng yǐ huáng jú yī běn jiàn zèng shì suì dōng nuǎn méi yǐ chéng lěi yǐ sì yùn xì jú)

朝代:宋    作者: 郑刚中

邻翁情郑重,赠我小金钱。
半锸开苍藓,全根带晓烟。
数花浮酒面,三嗅种篱边。
舍北疏梅近,馨香更勉旃。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横渎岸边梅花方开 其一 (héng dú àn biān méi huā fāng kāi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施枢

雪染梅花倚道傍,亭亭野水弄幽芳。
东风似赏孤高意,未许飘零一片香。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戏李质夫 (xì lǐ zhì fū)

朝代:宋    作者: 刘摰

曾醉江梅烂漫时,北乡寒冷见花迟。
知君独倚瑶林赏,不向春风赠一枝。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