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ú tí sì shàng fāng wǎn tiào
菩提寺上方晚眺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白居易 (bái jū yì)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óu gé gāo dī shù qiǎn shēn , shān guāng shuǐ sè míng shěn shěn 。
sōng yān bàn juàn qīng xiāo mù , yī làng píng pù lǜ qǐ qīn 。
fēi niǎo miè shí yí jí mù , yuǎn fēng lái chù hǎo kāi jīn 。
shuí zhī bù lí zān yīng nèi , cháng dé xiāo yáo zì zài xīn 。

菩提寺上方晚眺

—— 白居易

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煙半卷青綃幕,伊浪平鋪綠綺衾。
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
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óu gé gāo dī shù qiǎn shēn , shān guāng shuǐ sè míng shěn shěn 。
sōng yān bàn juàn qīng xiāo mù , yī làng píng pù lǜ qǐ qīn 。
fēi niǎo miè shí yí jí mù , yuǎn fēng lái chù hǎo kāi jīn 。
shuí zhī bù lí zān yīng nèi , cháng dé xiāo yáo zì zài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楼阁的高低使树木显得浅浅深深,山光水色渐渐暗下来。嵩山的烟雾半卷在青绡的帷幕中,伊洛水平铺着绿色的锦被。飞鸟在消失的时候应该极目远眺,远处的风景处正好展开衣襟。谁知道在不离开官位权势的内部,长着逍遥自在的心态。



总结:

这首诗以景物描绘和心态表达为主题,通过描绘楼阁、树木、山光和水色等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嵩山的烟雾、伊洛水的绮丽,以及远处风景的开阔,都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自由和逍遥的心态。作者提到自己不离开权势的内部,但却拥有一颗自在的心,这或许是在表达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坚持。

赏析::
白居易的《菩提寺上方晚眺》描写了诗人登上菩提寺高处,远眺山水美景的情景。整首诗以清新、宁静、明朗的语言,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诗人的心境。
首句"楼阁高低树浅深"通过楼阁、树木的高低,展示了山水的层次感,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而"山光水色暝沈沈"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山水景色,给人以宁静、幽深的感觉。这两句写景的标签是"写景"。
接下来的两句"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则通过嵩山的烟雾和伊水的平静,用细腻的比喻,展示了山水的柔美之处,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温柔和宁静。这两句可以归为"抒情"标签。
接着的两句"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表达了诗人在这美景之下的心情,他借助飞鸟的飞翔和远风的吹拂,展示了自己心情的开朗和舒畅,这两句可以标记为"抒情"和"咏物"。
最后两句"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则是诗人的自白,他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宽广和自在,不受世俗的拘束。这两句可以标记为"抒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豁达自在的心态。
标签: 写景、抒情、咏物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 查看更多>>

白居易的诗:

相关诗词:

菩提寺 (pú tí sì)

朝代:宋    作者: 罗公升

一亩方池几劫灰,哭声未了笑声催。
六桥烟柳相逄处,半是菩提拭泪来。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pú tí sì shàng fāng wǎn wàng xiāng shān sì jì shū yuán wài)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於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路易十五首 四 (xíng lù yì shí wǔ shǒu sì)

朝代:唐    作者: 傅翕

菩提无处所,无处是菩提。
若觅菩提处,终身累劫迷。
行路易,路易真不虚。
善恶无分别,此则是真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曰 (xiāng shí huì pú tí yè dēng xì wèi sòng yuē)

朝代:宋    作者: 郑刚中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
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
痴风吹不灭,业雨漂不坏。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
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 晚登菩提上方 (yóu lóng mén fēn tí shí wǔ shǒu wǎn dēng pú tí shàng fāng)

朝代:宋    作者: 欧阳修

野色混晴岚,苍茫辨烟树。
行人下山道,犹向都门去。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抒情 动物

广中菩提树取其叶用水浸之叶肉尽溃而脉理独存绡縠不足为其轻也土人能如莲花累之号菩提灯见而戏为此绝 (guǎng zhōng pú tí shù qǔ qí yè yòng shuǐ jìn zhī yè ròu jìn kuì ér mài lǐ dú cún xiāo hú bù zú wèi qí qīng yě tǔ rén néng rú lián huā lèi zhī hào pú tí dēng jiàn ér xì wèi cǐ jué)

朝代:宋    作者: 郑刚中

初疑云母光相射,又似秋蝉翼乍枯。
智慧有灯千佛供,菩提叶巧一孤灯。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香山寺 (xiāng shān sì)

朝代:宋    作者: 韩综

信马盘桓上碧穹,云埋松翠梵王宫。
老僧细说禅机话,深会菩提色即空。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瞻须菩提颂 (zhān xū pú tí sòng)

朝代:唐    作者: 文益

须菩提,貌古奇,说空法,法不离。
信不及,又怀疑。
信得及,复何之。
倚筇杖,视东西。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菩提废寺 (pú tí fèi sì)

朝代:宋    作者: 周弼

野寺孤僧住,当春亦掩扉。
晓锺三板去,昏杵一盂归。
古屋垂山榧,幽窗养石韦。
未容行客憩,荒树雨鸠飞。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jì tí tiān tāi guó qīng sì qí liáng tǐ)

朝代:唐    作者: 皮日休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猨台上菩提树。
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