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éi dé rú yóu xú shì yuán chí
陪德孺游徐氏园池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处权 (lǐ chù quán)

十载吾庐信不通,偶来仁里一尊同。
心惊人物如江左,眼净林塘似洛中。
着日晶明松下雪,弄波萧瑟竹间风。
浇花酿酒勤料理,作记东园有醉翁。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shí zǎi wú lú xìn bù tōng , ǒu lái rén lǐ yī zūn tóng 。
xīn jīng rén wù rú jiāng zuǒ , yǎn jìng lín táng sì luò zhōng 。
zhe rì jīng míng sōng xià xuě , nòng bō xiāo sè zhú jiān fēng 。
jiāo huā niàng jiǔ qín liào lǐ , zuò jì dōng yuán yǒu zuì w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十年来,我的住宅孤寂冷清,少有人来往,直到偶然来到仁里,遇到了一位知音。
心中感到震撼,觉得这位相知的人物就像江左的名士,眼中看到的景色也如同洛中的美景。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照耀下,松树下仿佛飘落着雪花,清风吹过竹林,发出萧瑟的声音。
我喜欢浇花、酿酒,并勤于料理,每日都在东园忙碌,而那位醉翁也成了我的常客。
总结:作者在孤寂冷清的十年中,偶然在仁里遇到了一位知音。心中感慨人物如江左名士,眼前景色美如洛中。描述了晴天下松树雪花般的景象和竹林中吹过的清风声。最后提到了自己喜好的浇花酿酒和与醉翁相伴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陪德孺游徐氏园池》是李处权的作品,表达了他与友人德孺一同游览徐氏园池的愉快经历以及对园中景物的赞美。
首句“十载吾庐信不通”中,李处权提到了他在吾庐十年未曾来往,这句话意味着他对这次的重逢格外珍惜。接着,“偶来仁里一尊同”表达了他与友人德孺相聚的喜悦,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诗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生动。他用“心惊人物如江左”来形容徐氏园池的美丽景致,将其与江南地区的风光相提并论。接着,“眼净林塘似洛中”则表现出园中景物宜人、清新的特点,使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舒适。
诗的下半部分将注意力放在了自然景观上。“晶明松下雪”描绘了松树下的雪景,而“萧瑟竹间风”则传达了竹林中风声的沙沙之音,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最后两句表现了李处权与友人在园中的欢聚,他们一起浇花、酿酒,生活恬淡而愉快。而“作记东园有醉翁”则将这段美好的经历留作永恒的记忆,也暗示了友情的长久和园中美景的令人难忘。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作者李处权写的 1 首名为《陪德孺游徐氏园池》的诗:

本文作者李处权介绍:🔈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後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爲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於荆州年逾七十。着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着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李处权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