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 líng yuè fǔ shí shǒu qí yī ○
庐陵乐府十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祥正 (guō xiáng zhèng)

不作巫山雨,螺川久住家。
欲知冰未释,须信玉无瑕。
对局拈棋子,开窻摘杏花。
谁能谙此意,红日又西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bù zuò wū shān yǔ , luó chuān jiǔ zhù jiā 。
yù zhī bīng wèi shì , xū xìn yù wú xiá 。
duì jú niān qí zǐ , kāi chuāng zhāi xìng huā 。
shuí néng ān cǐ yì , hóng rì yòu xī xi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不要造成巫山上的雨,就可以在螺川久住。如果想知道冰还没有融化,必须相信玉石没有瑕疵。对弈时拈起棋子,在窗前采摘杏花。谁能够领会这其中的含义,红日又西斜了。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比喻巫山上的雨和冰融化,以及拈棋、采摘杏花等生活细节,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生活无常的思考。作者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整首诗意境高远,富有哲理,透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庐陵乐府十首 其一○》由郭祥正创作,可以归类为“咏物”类型的古诗。
赏析:
这首古诗以描述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作巫山雨,螺川久住家”描写了巫山雨未降临,螺川的居民安居乐业,生活安宁。这里以自然现象来反衬人间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幻和人世的平稳。
接下来的句子“欲知冰未释,须信玉无瑕”则运用了比喻,将冰的坚固与玉的纯洁相联系,强调了自然界中的坚韧和纯净之美。
“对局拈棋子,开窗摘杏花”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日常活动,象征着生活的轻松和愉悦。最后一句“谁能谙此意,红日又西斜”则表达了对这一切美好景象的欣赏和感慨,红日西斜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不过这一天充满了宁静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将自然景物和人生境界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恬静、纯粹的生活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祥正写的《庐陵乐府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 查看更多>>

郭祥正的诗:

郭祥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