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 zhī cí qī shǒu qí yī
柳枝词七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咏 (zhāng yǒng)

玉门关外絮飞空,破虏营前画影浓。
可便消兵无好术,忍教攀折怨春风。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ù mén guān wài xù fēi kōng , pò lǔ yíng qián huà yǐng nóng 。
kě biàn xiāo bīng wú hǎo shù , rěn jiào pān zhé yuàn chūn f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玉门关外绒絮飞扬,破虏军营前画影浓重。
虽然可以用巧妙的方法消除战争,却无法忍心让战争摧折了怨恨的春风。

全诗表现了一种战争中的景象,玉门关外飘扬着绒絮,春风吹拂着帐篷画影。诗人感慨于战争的残酷,但又认识到消除战争的难度,不忍心看着战争伤害人民。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人展现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无奈。

赏析:这首诗是张咏的《柳枝词七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光的深切感受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诗中以柳枝为象征,描述了玉门关外的景象。首句“玉门关外絮飞空”生动地描绘了柳枝如雪花般飘飞的场景,这里的“絮”用以比喻柳枝轻盈如絮絮飘扬,增加了画面感。接着,诗人写道“破虏营前画影浓”,这句话在叙述柳枝的美丽时,也透露出了军事斗争的氛围,画面愈发深刻。柳枝在战场前绽放,既表现出了自然的生命力,也反衬出了人事纷扰的苦涩。
接下来的两句“可便消兵无好术,忍教攀折怨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认为,战乱使人们无法享受春天的美好,把和平归为“攀折怨春风”的好术。这里“攀折”可理解为折断,战乱之下,人们不得不折断春风的美好,感到深深的怨憾。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咏写的《柳枝词七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咏介绍:🔈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着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转秘书丞。二年,通判相州。召还,知开封府浚仪县,出爲荆湖北路转运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给事中,迁户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兴军。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四年,知昇州(《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陈州(同上书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 查看更多>>

张咏的诗:

  • 悼蜀四十韵

    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奢僭极珠贝,...

  • 劝学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门非有闭,...

  • 愍农

    悠悠世事称无穷,千灵万象生虚空。活人...

  • 缉书斋

    绿流北面桃花中,书斋闲锁尘蒙笼。纱窗...

  • 阳春曲

    东风习习吹庭树,知道春权移日驭。青红...

  • 劝酒惜别

    春日迟迟辗空碧,绿杨红杏描春色。人生...

  • 解嘲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词锋即日...

  • 师凤谣

    我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

  • 惊栖曲

    天昏昏,月娟娟,惊栖之乌伊哑而翩翾。...

  • 赠刘吉

    天地有至私,刘生与英气。学必摘其真,...

  • 张咏诗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