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 zhī cí qī shǒu qí èr
柳枝词七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咏 (zhāng yǒng)

青连远戍和烟重,静映疏栊窣缕轻。
游子不归春梦断,南轩一树有啼鸾。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qīng lián yuǎn shù hé yān chóng , jìng yìng shū lóng sū lǚ qīng 。
yóu zǐ bù guī chūn mèng duàn , nán xuān yī shù yǒu tí l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青色的藤蔓延伸到远方的城戍,烟雾袅袅弥漫,映照在稀疏的窗棂上,轻柔而纤细。
离乡的游子未能回家,春梦被打破,心中断了希望。南边的小阁上有一只孤寂啼鸾。



总结:

这首诗以青连远戍、烟重和春梦断为线索,描绘了游子离乡的凄凉和内心的孤寂。通过对青色藤蔓和烟雾的描绘,展示了游子远离家乡的景象。同时,诗中的南轩一树有啼鸾,则进一步突出了游子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整首诗以悲凉的氛围和婉约的表达方式,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寂寞和无奈之情。

《柳枝词七首 其二》赏析:
这首词是张咏创作的,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一幅宁静而凄美的画面。下面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词中的“青连远戍和烟重”描绘了远方戍楼蓝翠相连,烟雾袅袅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青”和“烟”都用以形容远处的景色,增强了诗中的画面感。
接下来的“静映疏栊窣缕轻”描述了柳枝在宁静中轻轻摇曳,微风拂过,柳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细致的描写增添了词的质感和声音感,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窣缕的声响。
词的第三句“游子不归春梦断”,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游子未归,思念之情沁入春梦,梦中的幻境显得更加破碎和凄美。这句话借助“春梦”这一意象,巧妙地表现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最后一句“南轩一树有啼鸾”,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轩,那里有一树柳枝,上面有一只啼鸾。啼鸾是传说中凄凉鸟的代表,它的哭声寓意着别离之情的深切。这句话巧妙地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加深了词的意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咏写的《柳枝词七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咏介绍:🔈

张咏(九四六~一○一五),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着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转秘书丞。二年,通判相州。召还,知开封府浚仪县,出爲荆湖北路转运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给事中,迁户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兴军。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复掌三班院兼判登闻检院。四年,知昇州(《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陈州(同上书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 查看更多>>

张咏的诗:

  • 悼蜀四十韵

    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奢僭极珠贝,...

  • 劝学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门非有闭,...

  • 愍农

    悠悠世事称无穷,千灵万象生虚空。活人...

  • 缉书斋

    绿流北面桃花中,书斋闲锁尘蒙笼。纱窗...

  • 阳春曲

    东风习习吹庭树,知道春权移日驭。青红...

  • 劝酒惜别

    春日迟迟辗空碧,绿杨红杏描春色。人生...

  • 解嘲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词锋即日...

  • 师凤谣

    我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

  • 惊栖曲

    天昏昏,月娟娟,惊栖之乌伊哑而翩翾。...

  • 赠刘吉

    天地有至私,刘生与英气。学必摘其真,...

  • 张咏诗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