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chú zhōu shào zǐ fā tóng nián èr shǒu qí yī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夫子才豪官尚卑,穷城冷落有谁知。
莫嫌五斗纡高兴,且与青山赋好诗。
得失可齐陶令酒,功名休问蜀庄蓍。
三年流落甘忧患,一笑何当慰别离。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fū zǐ cái háo guān shàng bēi , qióng chéng lěng luò yǒu shuí zhī 。
mò xián wǔ dòu yū gāo xìng , qiě yǔ qīng shān fù hǎo shī 。
dé shī kě qí táo lìng jiǔ , gōng míng xiū wèn shǔ zhuāng shī 。
sān nián liú luò gān yōu huàn , yī xiào hé dāng wèi bié l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夫子的才华雄厚,官职却仍低微,他在贫困的城市里冷落被人遗忘,有谁会理解他的苦衷呢?
不要嫌弃手中的五斗米少,高兴起来,与青山一起赋写美好的诗篇吧。
得与失可以像陶令的美酒一样平和对待,功名利禄也无需询问蜀庄蓍(蜀国的占卜之器)。
三年来漂泊流落,甘心承受忧患,何时能笑对离别,自我安慰呢?

总结:这首诗写了夫子处境艰难,被人忽视遗忘的境遇。诗人劝诫夫子不要嫌贫爱富,珍惜手中拥有的,可以与自然共鸣创作诗篇。诗人认为得失应如同享用美酒般平和对待,功名利禄并不重要。夫子漂泊三年,忧虑忧患却依然甘之如饴,诗人期盼他能在未来笑对离别并自我安慰。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 其一》这首诗是张耒创作的,讲述了作者身居低贱之地,生活清贫,但心怀豁达,满怀诗意的心情。现在让我来为你进行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境遇和心情。他自称为“夫子”,意指自己有文才,但却在一个地位卑微的官职中度日,生活在一个荒凉冷落的城市,而这一切都无人知晓。这种境遇让他感到寂寞和无奈。
然而,作者并没有陷入沮丧之中,而是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他告诫自己不要嫌弃自己的贫穷,反而应该与青山一样,创作出美好的诗歌。这表现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坚持。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陶令,陶令是陶渊明的别号,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之一,以清新淡泊的诗风而著名。这里作者似乎是在表达,不管得失,不必问及功名,应该像陶令一样,过上清逸自在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诗意。
最后两句诗句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别离之情,但他仍然以一笑作为对生活的回应,显示出他的坚韧和乐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耒写的《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