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shàng wǎn guī
湖上晚归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林逋 (lín bū)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嫋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鷄犬林萝隠隠声。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wò zhěn chuán xián guī sī qīng , wàng zhōng hún kǒng shì péng yíng 。
qiáo héng shuǐ mù yǐ qiū sè , sì yǐ yún fēng zhèng wǎn qíng 。
cuì yǔ shī fēi rú jiàn bì , hóng qú xiāng niǎo sì xiāng yíng 。
yī xī jiàn jìn zhū máo dì , jī quǎn lín luó yǐn yǐn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卧在船舷上,思念归程的心情如此清晰,眺望前方,不禁猜测那或许是仙境蓬瀛。
桥横跨水面,周围的树木已经染上了秋天的色彩,寺庙依偎在云峰上,此时正是晚晴的时刻。
翠色羽毛的鸟儿沾湿了翅膀飞行,仿佛见到它们在躲避什么,红色的莲花香气婉转,似乎在欢迎着什么。
似乎越来越接近了隐居的地方,隐隐约约听到了鸡鸣犬吠的声音。

注:
“诛茅”原是指剪除茅草,最早出自屈原的《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后又延伸为“剪割茅草以为房屋”,指代隐居之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5 首名为《湖上晚归》的诗:

本文作者林逋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後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只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 查看更多>>

林逋的诗:

林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