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cháo èr shǒu qí yī
观潮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处权 (lǐ chù quán)

雪屋银山满上头,年年伟观近中秋。
只言沧海无廽浪,岂信长江有逆流。
一一樯帆如过鸟,时时烟雨要沉牛。
青衫白鬓功名晚,何日翩然范蠡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xuě wū yín shān mǎn shàng tou , nián nián wěi guān jìn zhōng qiū 。
zhī yán cāng hǎi wú huí làng , qǐ xìn cháng jiāng yǒu nì liú 。
yī yī qiáng fān rú guò niǎo , shí shí yān yǔ yào chén niú 。
qīng shān bái bìn gōng míng wǎn , hé rì piān rán fàn lí zh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雪覆屋顶如银山般堆满,每年观赏的美景接近中秋节。
虽然说沧海没有涌翻的波浪,怎能相信长江竟有逆流。
一一船桅帆影犹如鸟儿掠过,时常在烟雨中寻找沉没的牛。
青衫白发的功名晚得意,什么时候能够像范蠡一样,轻盈地乘舟航行。
全文总结:全诗以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传说的怀疑,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成就的追求和对自由闲逸生活的向往。

《观潮二首 其一》是李处权创作的一首古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象的观察和对人生之境的沉思。这首诗可以标签为“写景”、“抒情”和“咏物”。
赏析::
诗中的“雪屋银山满上头”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壮丽景象,雪覆山屋,使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银色之中,给人一种宁静和宏伟的感觉。作者通过这一景象引出了诗中的主题——观潮。
诗人在诗中提到“伟观近中秋”,这里的“伟观”指的是观潮的壮丽景象,而“中秋”则是特定的时节,将诗人的观潮之行与季节相联系,增添了诗的节令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引出对人生的沉思。他表达了对沧海浩瀚、长江逆流的怀疑,这是一种对自然界法则的质疑,也可视为对人生逆境的反思。同时,诗中的“烟雨要沉牛”表达了人生的曲折和坎坷。
最后,诗人表现了对功名晚得的感慨,将自己比作范蠡,希望能够翩然而去,实现人生的抱负。这种情感也贯穿了整首诗,将观潮与人生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诗人李处权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处权写的《观潮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处权介绍:🔈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後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爲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於荆州年逾七十。着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着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李处权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