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bìng sān shǒu qí yī
复病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病作日短至,病消秋气初。
山深足氛瘴,俗俭少肴蔬。
药乱曾何补,心安当自除。
朝廷闵流落,已是脱迁居。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bìng zuò rì duǎn zhì , bìng xiāo qiū qì chū 。
shān shēn zú fēn zhàng , sú jiǎn shǎo yáo shū 。
yào luàn céng hé bǔ , xīn ān dāng zì chú 。
cháo tíng mǐn liú luò , yǐ shì tuō qiān j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病势日渐短暂,病情随着秋气的初现逐渐消退。
深山之中空气清新,人们生活简朴,食物也少有珍馐美味。
药物杂乱,曾经何用来进行调补,而内心的安宁应当自行排解。
朝廷关怀着流离失所的人们,已经有人脱离原本的居住地迁居他处。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通过描写病情逐渐好转、深山清幽的生活环境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自我调节心态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关怀与同情。

《复病三首 其一》是苏辙的诗作,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病痛经历以及对病痛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以下是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苏辙首先描述了自己的病情,病日短至,病情逐渐好转,与秋天的气息相辅相成。这里的秋气初指秋天的清爽和宜人,似乎与作者的康复进程相呼应。
接着,诗中提到了山深和氛瘴,这暗示了作者生活的艰苦环境。山深意味着偏远的地方,氛瘴则指潮湿多雾的气候,这些都不利于健康。但作者生活俭朴,饮食简单,俗俭少肴蔬,或许也是他康复的一部分原因。
诗中出现了对药物的提及,但作者提到药乱曾何补,这可能反映了他对医学的怀疑,认为药物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相反,他似乎更强调心境的平和与自我调养,心安当自除,暗示了内心的宁静对康复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提到了作者曾经在朝廷中有过地位,但后来因病而流落,已经脱离朝廷的生活。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接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生命经历的深刻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复病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