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shū gǎn fèn sì shǒu qí sì
读书感愤四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汪炎昶 (wāng yán chǎng)

四载即五十,无闻了可知。
身有俯仰责,书无毫髪裨。
痴犹未能弃,嗜若可疗饥。
彼哉一何智,莫或效我为。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sì zǎi jí wǔ shí , wú wén le kě zhī 。
shēn yǒu fǔ yǎng zé , shū wú háo fà bì 。
chī yóu wèi néng qì , shì ruò kě liáo jī 。
bǐ zāi yī hé zhì , mò huò xiào wǒ wè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经过四十九个年头,无人知晓我的存在与成就。
我自身有责任与使命,虽然著作微不足道。
愚昧之心仍未能舍弃,对于喜好仍如解脱饥渴。
那人哪,真是多么的聪慧,无人能与我相比效法。

总结:

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度过了四十九个年头,但却鲜有人知晓他的存在与成就。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使命,尽管自己的著作微不足道。他批评自己仍然保留着愚昧的心态,对于某种喜好仍然无法割舍,就像解脱饥渴一般。然后,他对某位他认为聪慧无比的人表示钦佩,认为没有人能够与那人相比效法。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他人智慧的崇拜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汪炎昶写的《读书感愤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汪炎昶介绍:🔈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於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於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爲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爲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汪炎昶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