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shū gǎn fèn sì shǒu qí yī
读书感愤四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汪炎昶 (wāng yán chǎng)

广厦或不足,陋巷乃有余。
毫牟惴螫手,脔嘬疑灾肤。
华裾制大布,盛馔庖荒蔬。
先圣遗礼法,甚能闲腐儒。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guǎng shà huò bù zú , lòu xiàng nǎi yǒu yú 。
háo mù zhuì shì shǒu , luán zuō yí zāi fū 。
huá jū zhì dà bù , shèng zhuàn páo huāng shū 。
xiān shèng yí lǐ fǎ , shèn néng xián fǔ r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广大的房屋可能不够使用,而简陋的小巷却显得有余。微小的牲畜可能会咬伤手,蠕动的虫类引发疑虑和皮肤不适。华美的衣袍制作成大块的布料,丰盛的饮食中摆满了野生的蔬菜。先圣留下的礼仪法则,能够深刻地教化不务正业的儒者。

总结:

诗人通过对比广厦和陋巷、牲畜和虫类、华美的饮食和野蔬,以及先圣的礼法与儒者的行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呼吁人们不要忽视庸常之事而追求虚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汪炎昶写的《读书感愤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汪炎昶介绍:🔈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於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於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爲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爲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汪炎昶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