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ēng shān wàng hǎi sì shǒu qí yī
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独倚阑干尽日,此身与世悠悠。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jiāng kuò fēng yān yì wǎn , shān gāo cǎo mù xiān qiū 。
dú yǐ lán gān jìn rì , cǐ shēn yǔ shì yōu y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江面宽阔,风吹起水上烟雾,徐徐而来,使人不禁联想到秋天的氛围。山高草木早早地变黄,仿佛提前迎接着秋季的到来。
我独自倚在栏杆上,一整天都静静地倚着,时间仿佛过得很慢。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我与世界一同存在,漫长而深远。
全文总结:作者独自站在江边,观赏着江面上飘荡的烟雾和山上逐渐变黄的草木。一天的时间悠悠地流逝,作者与世界共同存在,静静感受着时光的漫长。这篇诗句表达了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

赏析:这首诗《登山望海四首 其一》是张耒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感受大自然壮丽景色,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渺小之感。
诗中描写江阔风烟易晚,暗示着傍晚的风景,江水广阔,烟雾渐浓,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山高草木先秋,山峰高耸,树木已经展现出秋天的景象,这也是秋天的一种象征,暗合了时间的推移。
诗人以独倚阑干尽日来形容自己在山巅凝望的情景,这种孤独、宁静的境界让诗人感到自己与世界疏远,与时间无关,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心境。
最后一句“此身与世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淡然态度,他站在高山之巅,凝视广阔的大自然,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但并不感到忧虑,而是感到一种超脱和宁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耒写的《登山望海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