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shū jì dà zī zhèng chūn qīng shì láng
代书寄大资政春卿侍郎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琦 (hán qí)

霄躔将欲正三台,促召深思辅翼才。
只听燮调光玉铉,若为封駮滞银台。
殿帷延纳君恩厚,经席敷陈圣虑开。
命相几时符众望,递中看录白麻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xiāo chán jiāng yù zhèng sān tái , cù zhào shēn sī fǔ yì cái 。
zhī tīng xiè tiáo guāng yù xuàn , ruò wèi fēng bó zhì yín tái 。
diàn wéi yán nà jūn ēn hòu , jīng xí fū chén shèng lǜ kāi 。
mìng xiāng jǐ shí fú zhòng wàng , dì zhōng kàn lù bái má lá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霄躔将欲正三台,促召深思辅翼才。
只听燮调光玉铉,若为封駮滞银台。
殿帷延纳君恩厚,经席敷陈圣虑开。
命相几时符众望,递中看录白麻来。

翻译及

总结:

在古代,霄躔是指天空高远的意象,而三台则是古代帝王举行重要祭祀的地方。诗人以此象征皇帝将要正式举行重大仪式,他迫不及待地召见有才能的辅臣,共同谋划筹备。他只听见燮调光彩的玉铉,好像要为封禅礼仪锁定黄金台。殿内的帷帐敞开,君王赐予的恩宠十分厚重,经筵上展开陈列着君王明智的谋划。众人都期待着命运之相何时能顺应众望,将预定的候选人名单送上白麻纸以示录用。

总之,这首诗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封禅仪式前的准备工作,君王重视智谋和忠诚的辅臣,同时也展现了他睿智谋略的统治风采。

这首《代书寄大资政春卿侍郎》是韩琦的代书之作,表达了对大资政春卿侍郎的崇敬和期望。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霄躔将欲正三台的情景开篇,表现出主题人物的崇高志向和才智。"霄躔"暗示了主人公志向高远,欲登上政治巅峰。"促召深思辅翼才"则强调了其受召之时,深思熟虑,将成为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
接下来的句子"只听燮调光玉铉,若为封駮滞银台"通过音乐的意象,描绘了宫廷的繁荣和君主的英明统治。"燮"和"铉"分别指音乐器具和乐曲,这里用以象征政府的和谐和治理。
在第三句中,"殿帷延纳君恩厚"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尊敬,强调了君主的仁德。"经席敷陈圣虑开"则意味着政府的决策是明智和高瞻远瞩的,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安定。
最后两句"命相几时符众望,递中看录白麻来"表达了对主人公能够担任重要职务的期待,"白麻"指白色的政府文件,表示希望看到他的名字在政府文件中频繁出现。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韩琦介绍:🔈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陕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佑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陕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後因反对青苗法,与... 查看更多>>

韩琦的诗:

  • 琼花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

  • 夜合

    俗人之爱花,重色不重香。吾今得真赏,...

  • 蜂虿

    事小不可忽,议或戒蜂虿。蜂虿之中人,...

  • 啄木

    剥剥复卜卜,意若念良木。营营求蠹心,...

  • 来鳦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徘徊大厦间,...

  • 感花

    雕堂瞰宝栏,有花病不妍。谁知穷山颠,...

  • 落叶

    人观落叶悲,我视落叶喜。请看四序速,...

  • 读刘易春秋新解

    夫子春秋之所记,二百四十有二年。谨严...

  • 答孙植太博後园宴射

    花梢点红芽绿茁,宴亭爽垲堋云列。呼宾...

  • 广陵大雪

    淮南常岁冬犹燠,今年阴沴何严酷。黑云...

  • 韩琦诗全集>>

韩琦的词:

相关诗词:

代书寄泗州钱侍郎 (dài shū jì sì zhōu qián shì láng)

朝代:宋    作者: 徐铉

起部纡两绶,恢恢刃有余。
既为侍中郎,又复专城居。
无久恋铃阁,早应还直庐。
浚川春水满,珍重寄双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zī zhèng wáng shì láng nán jīng liú shǒu)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百世兴王地,乘时已建都。
离宫万户寄,京邑四方模。
尹以名臣择,朝仍宿哲俞。
果资卿属重,将俾国人苏。
迎饯车交辙,奔驰士结途。
许嗟人惠夺,宋迟德恩敷。
日月天闱近,山河地势趋。
压城隋柳密,开苑汉池枯。
文物希前代,讴歌得大儒。
邹枚迹虽古,宾从岂今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次韵和太仆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之什 (cì yùn hé tài pú qián shǎo qīng jì zèng biān xiū zhǔ rén sòng chéng zhǐ lǐ shè rén zhī shén)

朝代:宋    作者: 杨亿

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
一代典谟资润色,满朝文物仰悬衡。
分班月殿趋金马,侍宴天池见石鲸。
即日云屏应隔坐,不须东观待书成。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寄刘实斋侍郎 (jì liú shí zhāi shì láng)

朝代:宋    作者: 刘克庄

狂胡昔犯高安郡,井邑皆经蹀血余。
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着书。
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苔径 (hé zī zhèng shì láng hú tíng zá yǒng jué jù shí shǒu tái jìng)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林间夏雨滋,复有斜阳照。
绿浄不摇风,从教春草笑。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书事 (yī yùn hé zī zhèng shì láng xuě hòu shū shì)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风旗冷落偏欺酒,衆树芳菲欲并梅。
人意不知南亩望,只惊鸿鴈向川来。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祗答洛台资政房春卿侍郎 (zhī dá luò tái zī zhèng fáng chūn qīng shì láng)

朝代:宋    作者: 宋祁

青绫襆罢歇徐薰,粗吏多年叹不文。
病合避贤抛内署,老堪为帅忝中军。
声名已愧空如餠,富贵原知薄似云。
多谢翔鸾念笼鹄,不然谁信旧同羣。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奉和始平公酬大资政吴侍郎 其二 (fèng hé shǐ píng gōng chóu dà zī zhèng wú shì lá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司马光

䆉稏千塍碧,芙蕖万顷香。
跨波横略彴,逼地亚篔簹。
大野禾麻溢,高斋几席凉。
夔龙屡赓唱,东壁正垂光。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动物

斋祠小饮资政吴侍郎以真如茶二绝句为寄 其一 (zhāi cí xiǎo yǐn zī zhèng wú shì láng yǐ zhēn rú chá èr jué jù wèi jì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胡宿

碧城斋禁放朝元,晚饮偷消白日闲。
天上高真潜詗得,因将瑶藻掷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斋祠小饮资政吴侍郎以真如茶二绝句为寄 其二 (zhāi cí xiǎo yǐn zī zhèng wú shì láng yǐ zhēn rú chá èr jué jù wèi jì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胡宿

宝刀玉尺裁佳句,雪溜云腴试早芽。
睡魄顿消清到骨,一成僧味似僧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