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zǐ zhān guò huái jiàn jì jiān jiǎn sūn yì zhí fāng sān shǒu qí sān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行役饶新喜,临川逢故人。
相看对泉石,怜我在埃尘。
会合终多故,分张类有神。
南游得如愿,梦想霅溪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xíng yì ráo xīn xǐ , lín chuān féng gù rén 。
xiāng kàn duì quán shí , lián wǒ zài āi chén 。
huì hé zhōng duō gù , fēn zhāng lèi yǒu shén 。
nán yóu dé rú yuàn , mèng xiǎng zhà xī ch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行军劳累时,得遇到了新的喜悦,临行途中又遇到了故旧之人。
彼此相对观赏着泉水和石头,可怜我身处尘埃之中。
再次相聚,多为离别所致,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神采。
南行的旅途如愿以偿,如同在梦中怀念着霅溪的春光。
全文总结:诗人在行军途中遇到新的喜悦和故旧之人,他们相对观赏着泉水和石头,但诗人却感慨自己身处尘埃之中。再次相聚的时候,多是因为离别,各自展现着不同的风采。南行的旅途如愿以偿,就像怀念着霅溪春光一样美好。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创作的,题目是《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其三》。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旧友相逢的喜悦以及游历的愿望。
首先,诗人以“行役饶新喜”开篇,表现出在行军途中与故人相遇的喜悦之情。这里的“行役”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军旅生涯,而“新喜”则是与故人相见的喜悦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相见的情景,以“相看对泉石”来形容,泉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坚固和永恒,这里用以强调友情的坚定和长久。而“怜我在埃尘”则展现了诗人在军旅中的辛苦和沧桑。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了故友之间的交往,“会合终多故,分张类有神”,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深厚。最后两句“南游得如愿,梦想霅溪春”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方游历的向往和期盼,霅溪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常常被用来象征诗人向往的理想之地。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