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wéi xīn fù cì lǜ jiàn yī tíng èr shǒu qí èr
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一止 (liú yī zhǐ)

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
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
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
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xún chú chūn shuǐ jiàn cóng cóng , xīn jìng mó jūn jiǔ yǐ jiàng 。
wèi shěng fāng fēi shuí shì bàn , bù fáng yīng yàn zì chéng shuāng 。
yǎn zhōng zhuó jiǔ qīng rú hǎi , mén wài qīng xī yù nǐ jiāng 。
huì jiàn fú lí tiān yī lǎo , gòng tīng shū zhú xiǎng fēng chuāng 。

抒情 咏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
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
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
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全文总结:此文描写春水渐渐清澈,心境平和,战胜了内心的魔障。作者未能领悟芳菲之美何人共赏,建议鹦鹉和燕子相伴成双。眼中的浊酒如同倾盆大雨,而门外清溪却宛如江河。在一次相见中,扶藜的老人又增添了一位长者,共同倾听疏竹的声音和风从窗外吹进的声响。

这首诗《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 其二》是刘一止创作的,它可以归类为"抒情"和"咏物"两个标签。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刘一止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诗人描述了春水潺潺流淌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内心已经平静下来,不再受到魔军的干扰。他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一份宁静,不再去思考过去的烦恼。
诗人提到了芳菲和鹦燕,暗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与自己的内心状态相呼应。他将眼前的浊酒与门外清溪相对比,表现了自己内外的差异。最后,诗人描述了与一位老者相会,共同聆听疏竹风窗的声音,这种画面强调了友情和宁静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与友情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刘一止写的《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刘一止介绍:🔈

刘一止(一○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 查看更多>>

刘一止的诗:

刘一止的词:

  • 洞仙歌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冷蕊疏枝为谁好...

  • 夜行船

    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今...

  • 念奴娇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远意...

  • 念奴娇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崖谷...

  • 念奴娇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幂幂。徙倚...

  • 念奴娇

    水烟收尽,望汀苹千顷,银光如幂。霜镜...

  • 踏莎行

    两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廖廓。...

  • 虞美人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轻冥路。天知此客...

  • 江城子

    秋香岩下著尊。小徘徊。莫停杯。来岁花...

  • 临江仙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大江旁...

  • 刘一止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