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sūn tuī guān pǔ jiàn jì èr shǒu qí yī
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蒙愠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
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méng yùn wèi néng yōu qiāo qiāo , dé xián shí fù zuì hūn hūn 。
zhī jūn yì xué wú yán yǔ , qǐ wù wéi mó bù èr m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蒙愠心情未能平复,常常在得闲时候陷入醉意的昏昏状态。
我知道你也学习过无言的修行方法,但你是否明白维摩詰所传授的不二之门的真谛呢?
全文总结:
这段古文描述了蒙愠的心情烦乱不安,他经常在闲暇时候沉浸在酒后的迷糊中。同时,文中提到你(或者称君)也曾学习过无言的修行方式,但是否真正领悟了维摩詰所传授的不二之门,仍然是个未知数。

这首诗《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 其一》是苏辙的作品,描写了苦恼未能深思熟虑,而在闲暇时陷入沉醉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困扰。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心情不愉快,愠怒未能使他深思熟虑,而只是变得沉默无言。这种愠怒和内心的矛盾在他得闲时反复显现,他在醉酒中寻求解脱。诗中提到“维摩不二门”,是佛教中的概念,意味着一切都是无二的,表明诗人可能在思考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或者在沉思宗教哲学。
标签:
- 内心困扰
- 沉醉
- 无言
- 佛教哲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