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hé lǎng gōng jiàn zèng
次韵和朗公见赠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之道 (wáng zhī dào)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嶷。
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
红尘策马殊无味,碧杖移僧自合宜。
共待中条山有雪,寺楼吟望更同谁。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lǎng gōng chuí lǎo shàng yín shī , céng fàn sān xiāng kàn jiǔ yí 。
yù wèn láo shēng xīn rǎo rǎo , qiáng chóu jiā jù sī chí chí 。
hóng chén cè mǎ shū wú wèi , bì zhàng yí sēng zì hé yí 。
gòng dài zhōng tiáo shān yǒu xuě , sì lóu yín wàng gèng tóng shu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朗公年事已高,仍然沉浸在吟咏诗篇之中,曾游历过三湘地区,观赏过九嶷山的壮丽景色。
欲问他劳碌的生活心情是何等纷扰,但却依然努力地创作出优美的诗句,思绪缠绕得久久不能解脱。
红尘世界中的忙碌与追逐对他而言已不再有吸引力,他更愿意手执碧杖移居僧舍,过上宁静适意的生活。
他期待着中条山上的雪景,愿意与他人一同登临寺楼,吟咏山水之美,一同感慨世事沧桑。
总结:文章描绘了朗公年老仍潜心吟咏诗篇,游历过美丽山川的经历,同时反思红尘忙碌对生活的困扰。他追求宁静,愿意过上隐居僧舍的生活,并期待着与他人一同在中条山上观赏雪景、吟咏山水之美。

赏析:这首《次韵和朗公见赠》是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与朗公相见之后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分为几个方面来赏析:
1. 诗人望朗公:诗的开头提到朗公,是一个年事已高的吟诗之人。他曾经游历过湖南的三湘地区和九嶷山,这些经历充实了他的人生。这一部分展现了朗公的博闻强识,以及他的文学情怀。
2. 劳生之忧:诗中提到“欲问劳生心扰扰”,反映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即使是有才华的文人,也难免为生活中的琐事所困扰,这是人生的常态。
3. 佳句思迟迟:朗公应诗之后,诗人自觉回报不及,希望能够用更佳的词句来回赠。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和对友情的回报之情。
4. 红尘策马: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红尘的不感兴趣,更愿意随着年岁的增长,以碧杖相伴,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与朗公的生活态度相呼应。
5. 中条山有雪:诗末提到中条山的雪景,暗示了未来的美好和希望。寺楼吟望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也强调了友情的长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次韵和朗公见赠》的诗:

本文作者王之道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历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後,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乾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 查看更多>>

王之道的诗:

王之道的词:

  • 庆清朝

    晓日彤墀,春风黄伞,天颜咫尺清光。恩...

  • 谒金门

    春睡起。金鸭暖消沈水。笑比梅花鸾鉴里...

  • 蝶恋花

    春入花梢红欲半。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

  • 蝶恋花

    檐溜潺潺朝复暮。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

  • 蝶恋花

    城上春旗催日暮。柳絮沾泥,花蕊随流去...

  • 蝶恋花

    庭院雨馀秋意晚。一阵风来,到处清香遍...

  • 蝶恋花

    碧雾暗消香篆半。花影穿帘,厌苍苔院。...

  • 蝶恋花

    玉子纹楸频较路。胜负等闲,休冶黄金注...

  • 蝶恋花

    曾向水边云外见。争似霜蕤,照映苍苔院...

  • 蝶恋花

    杏靥桃腮俱有。常避孤芳,独斗红深浅。...

  • 王之道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