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yǐng kǒu chū jiàn huái shān shì rì zhì shòu zhōu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wǒ xíng rì yè xiàng jiāng hǎi , fēng yè lú huā qiū xīng cháng 。
cháng huái hū mí tiān yuǎn jìn , qīng shān jiǔ yǔ chuán dī áng 。
shòu zhōu yǐ jiàn bái shí tǎ , duǎn zhào wèi zhuǎn huáng máo gāng 。
bō píng fēng ruǎn wàng bù dào , gù rén jiǔ lì yān cāng m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行在江海之间,日夜奔波,随着秋天的来临,枫叶飘落、芦花满天,心中兴起不尽。

在长淮河岸上,突然迷失了天的方向,远处和近处都一样模糊,青山依旧,但船只却起伏不定,颠簸不安。

当终于抵达寿州,已见到高耸入云的白石塔,只是短暂的划船行程还未转到黄茅冈。

此时江面波平风轻,远处的目标已看不到,仿佛烟雾笼罩一般苍茫。曾经的故人早已久别,仿佛站在江边,寂寞凝望烟雾茫茫,思绪万千。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江海中的漫游之旅,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变化,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行船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对自然景色和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沉体验。首句"我行日夜向江海"以豁达行者之姿,展现了作者不畏劳累,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枫叶芦花秋兴长"则以生动的描写,勾勒出秋天的景象,给人以时节变迁之感。
接下来的句子"长淮忽迷天远近"表现了长江与淮河交汇处的辽阔和曲折,意境蔚为壮观。"青山久与船低昂"以青山与船相对照,突出了船的微小和自然的辽阔。
"寿州已见白石塔"展示了寿州的特色建筑,同时短棹未转黄茅冈,将行船的艰难和路途的未知暗示于诗中。"波平风软望不到"呈现出江海间的平静与辽阔,"故人久立烟苍茫"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标签:
写景、抒情、咏物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cì yùn zǐ zhān chū chū yǐng kǒu jiàn huái sh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
窗转山光时隠见,船知水力故轩昂。
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
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 其二 (jiāng zhì shòu zhōu chū jiàn huái shān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晚系孤舟古岸隈,蒹葭风定渚鸥回。
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
秋色解将愁并至,年华偏与客相催。
青衫手板徒劳尔,富贵功名安在哉。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於後兼纪瑞物 初出淝口入淮 (shòu yáng bà jùn rì yǒu shī shí shǒu yǔ zhuī huái bù shū jīn biān wū hòu jiān jì ruì wù chū chū féi kǒu rù huái)

朝代:唐    作者: 李绅

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
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
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
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抒情 写景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一 (zì diàn yuàn dé qǐng zhī mù zhōu tóng fàn yù shǐ wǎn zhōu guò yǐng yù yá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赵拚

颍波清阔接淮沂,人似游山棹似飞。
酒熟鲈肥何以乐,与公同是故乡归。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初见淮山 (chū jiàn huái shān)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峯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送寿州陈录事 (sòng shòu zhōu chén lù shì)

朝代:唐    作者: 韩翃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
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
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
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将至寿州初见淮山二首 其一 (jiāng zhì shòu zhōu chū jiàn huái shā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
风鸣雨桨初离浦,岸转青山忽对船。
泽国秋高添气象,人家南去好风烟。
步兵何必江东走,自有鲈鱼不值钱。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fèng hé chū yǐng zhì huái yìng lìng)

朝代:唐    作者: 虞世南

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
寒流泛鷁首,霜吹响哀吟。
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沈。
邗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熙熙阁 (hé shòu zhōu sòng dài zhì jiǔ tí xī xī gé)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初日照城楼,流晖及菌阁。
上收花雾红,下见春烟薄。
信美是殊邦,而淹佐时略。
自慙江外人,敢慕淮南作。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fèng sòng yī shū yóu yǐng chuān jiān yè huái yáng tài shǒu)

朝代:唐    作者: 李颀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後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