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qì yí lǎo zhāi èr shǒu qí èr
初葺遗老斋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为留十步南墙竹,莫怪门前鸟雀多。
陋巷何妨似顔子,势家应未夺萧何。
诗书懒惰何曾读,气息调匀不用呵。
多病从来少宾客,杜门今复几人过。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wèi liú shí bù nán qiáng zhú , mò guài mén qián niǎo què duō 。
lòu xiàng hé fáng sì yán zǐ , shì jiā yìng wèi duó xiāo hé 。
shī shū lǎn duò hé zēng dú , qì xī tiáo yún bù yòng hē 。
duō bìng cóng lái shǎo bīn kè , dù mén jīn fù jǐ rén guò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留下十步的南墙竹,别怪门前有许多鸟雀。这个陋巷又有何妨,仿佛像顔子一样。虽然家境简陋,但应该不会失去萧何那样的雄姿。
诗书懒得读过,不过这气息却调匀得很,无需呵斥。我从来就多病少客人,如今杜门又几人来过。
总结:诗人表达了他生活朴素的境况,欣然接受贫苦的生活,并自得其中。他对于诗书知识的态度是懒散的,但他内心平和,不需要外界的指责。尽管多病,但他对于少来的客人也无怨无悔。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坚持。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创作的《初葺遗老斋二首 其二》中的一部分,通过描写遗老斋的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宅院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遗老斋门前的竹林,十步南墙留下了浓密的竹子,吸引了许多鸟雀栖息其中。这一景象展现出宁静的乡村生活,与繁忙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自然的景物为背景,引发读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遗老斋所在的陋巷,与诗人所比的是顔子(古代著名隐士)的居所。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现了自己虽然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但仍然能够维持高尚的品德和生活态度。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清高之风的推崇。
诗中还提到了诗书懒惰,但生活气息调匀的情景。这表现出诗人虽然不怎么读书,但仍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过着自己满意的生活。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多病少宾客,门庭冷清。这暗示了诗人过着宅居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但也带来了孤寂。然而,他仍然表示有几人会偶尔造访,保持了一定的社交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描写遗老斋的环境和生活状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高尚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和对清高之风的推崇。
标签: 田园生活、清高、宅居、自然景物、社交生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初葺遗老斋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