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朱敦儒 (zhū dūn rú)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
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
愁损辞乡去国人。

piān zhōu qù zuò jiāng nán kè , lǚ yàn gū yún 。
wàn lǐ yān chén 。
huí shǒu zhōng yuán lèi mǎn jīn 。
bì shān duì wǎn tīng zhōu lěng , fēng yè lú gēn 。
rì luò bō píng 。
chóu sǔn cí xiāng qù guó rén 。

宋词精选 写景 抒怀 怀念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注释:
①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②扁舟:小舟。
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赏析:

  上阕写自己背井离乡,像“旅雁孤云”一般凄苦,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乘一叶扁舟,到江南去避难作客,仰望那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复相类。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两句写回首北望所见所感。中原失守,国士同悲。这两句直抒情怀,略无雕饰,取景阔大,声情悲壮。

  下阕写眼前萧条的秋色,更增添了旅人辞乡去国的愁思。

  过片“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两句,收回眼前现境。薄暮时分,泊舟矶畔,但见江中的碧山正为暮霭所笼罩,矶边的汀洲,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满眼萧瑟冷落的景象。这里写矶边秋暮景色,带有浓厚的凄清黯淡色彩,这是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中的情绪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日落时分,往往是增加羁旅者乡愁的时刻,对于作者这样一位仓皇避难的旅人来说,他的寂寞感、凄凉感不用说是更为强烈了。渐趋平缓的江波,这里恰恰反托出了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 “旅雁”、“孤云”、 “汀洲冷”、 “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彭浪矶”,是在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往两广途中创作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作者朱敦儒写的 2 首名为《采桑子》的词:

本文作者朱敦儒介绍:🔈

--(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三年(1133),补右迪功郎。五年(1135),赐同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擢兵部郎中,迁两浙东堤点刑狱。秦桧当国时,除鸿胪少卿。桧死,亦废。晚居嘉禾。有《岩壑老人诗文》一卷,不传。又有词集《樵歌》三卷。词风豪放旷达,语言清畅,多写隐逸生活。南渡后,间有感喟国事之作。主要作品有:好事近(摇首出红尘)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查看更多>>

朱敦儒的词:

词牌名「采桑子」介绍:🔈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