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shàng guān yíng sòng yǒu gǎn
汴上观迎送有感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居人怜客千里来,扫堂为客致酒杯。
夜阑再拜客辞去,尊前美人不成舞。
阳关八叠倒玉船,销魂此地自年年。
船头旗竿船尾柂,南游江海北长安。
长亭出城十余里,柳边人家饭游子。
少年此地几经过,白头相逢可奈何。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jū rén lián kè qiān lǐ lái , sǎo táng wèi kè zhì jiǔ bēi 。
yè lán zài bài kè cí qù , zūn qián měi rén bù chéng wǔ 。
yáng guān bā dié dǎo yù chuán , xiāo hún cǐ dì zì nián nián 。
chuán tóu qí gān chuán wěi yí , nán yóu jiāng hǎi běi cháng ān 。
cháng tíng chū chéng shí yú lǐ , liǔ biān rén jiā fàn yóu zǐ 。
shào nián cǐ dì jǐ jīng guò , bái tóu xiāng féng kě nài h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居住在此地的人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心怀怜悯,招待客人,准备酒杯款待。
夜深了,客人再次行礼告辞离去,站在美人身前却无法成就舞蹈。
在阳关山上,八重叠的山峦倒映在玉船之中,这里的景色让人心魂荡漾,一年复一年。
船头高高竖立的旗杆,船尾悬挂着彩带,载着我南游江海,却心系北方的长安。
长亭外出城已有十余里,柳树边的人家为流浪的游子提供饭食。
少年时曾多次经过此地,如今白发苍苍却与旧日相逢,可叹情况如何。
总结:诗中描绘了客人远道而来,主人款待客人的情景,夜深客人告别却不能与美人共舞的遗憾。接着诗人在美景中乘船南游,心中却惦念着故乡的长安。最后,离别的场景与长亭相遇,让人感叹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

赏析:这首古诗《汴上观迎送有感》是唐代张耒创作的作品。它以诗人在汴京(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观赏客人的离别场景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时光的流逝。
首节写诗人在家中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扫堂致酒,热情招待。夜晚客人再次告辞,美人却已无心跳舞,暗示了离别之情的沉痛。
第二节写客人从南方来,沿途经过阳关八叠,每年都在这里感受着美丽的风景,但也因为离别而感到心痛。船头旗竿船尾柂,描述了客人在江海上的漂泊,一直向南游去,北方的长安渐行渐远。
第三节诗人与客人一同走出城市,经过十余里的长亭,看到柳树旁的人家正在用饭。少年时曾多次来到这里,如今白发苍苍,再次相逢,却无法改变岁月的无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

访人汴上有感 (fǎng rén biàn shàng yǒu gǎn)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万尾鳞鳞汴岸舟,汴流日夜去悠悠。
舟行水去常如旧,世事纷纷何日休。
落日昏昏沙际晚,白云片片碧天秋。
□□□□□□□,□□□□□□□。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kè yǒu huà biàn zhōu xīn zhèng shū shì jì líng hú xiàng gong)

朝代:唐    作者: 刘禹锡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劒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汴河曲 (biàn hé qū)

朝代:唐    作者: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怀古 伤今

都下送僧归闽 (dōu xià sòng sēng guī mǐn)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汴水悠悠去不回,绿波垂柳眼初开。
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
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後夜哀。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其一 (biàn zhī shuǐ sān zhāng sòng huái nán tí xíng lǐ shè ré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汴之水,分于河,黄流浊浊激春波。
昨日初观水东下,千人走喜兮万人歌。
歌谓何,大船来兮小船过。
百货将集玉都那,君则扬舲兮以糺刑科。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其三 (bà xú zhōu wǎng nán jīng mǎ shàng zǒu bǐ jì zǐ yóu wǔ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其二 (biàn zhī shuǐ sān zhāng sòng huái nán tí xíng lǐ shè ré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
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汴上呈祖道 其一 (biàn shàng chéng zǔ dào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彭汝砺

扁舟日夜去程谙,道路应须笑我贪。
月照病身犹汴北,风吹归梦已江南。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汴上有感 (biàn shàng yǒu gǎn)

朝代:宋    作者: 李纲

不踏隋池今几日,重来空叹二毛侵。
黄流浑浑帆樯影,绿岸森森榆柳阴。
雨霁鸠鸣呼妇急,晓凉蝉噪感人深。
区区往返何为者,谁识先贤用舍心。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昙知客归感山 (sòng tán zhī kè guī gǎn shān)

朝代:宋    作者: 释惟一

嬾向人前送又迎,飘然去路一身轻。
到家有问到家句,雨过潇湘秋月明。

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