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 zhòng fēng xuě wǔ jué qí sān
舟中风雪五绝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拥缆埋蓬不见船,船窗一点莫灯然。
幽人永夜歌黄竹,頼有丹砂暖寸田。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ōng lǎn mái péng bù jiàn chuán , chuán chuāng yī diǎn mò dēng rán 。
yōu rén yǒng yè gē huáng zhú , lài yǒu dān shā nuǎn cùn t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拉起锚绳,蓬篷遮挡船只,船上的窗户一点灯光都没有。
在幽静的夜晚,寂寞的人吟唱着黄色的竹子,指望用丹砂取暖一寸田地。
全文总结: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寂静船上的画面。船只停泊在海上,蓬篷覆盖船身,使得船只难以被察觉。船上的窗户没有任何灯光,显得异常安静。诗人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夜晚,一位寂寞的人在黄色竹林中吟唱歌曲,用丹砂取暖寸田地。整首诗流露出深深的寂寞和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感悟。

赏析:这是苏辙的《舟中风雪五绝 其三》。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幽居之人在孤舟中的寂寞境遇。诗中的画面逼真而富有意境。
首先,诗人描述了船中的情景,船上没有船员,拥缆埋蓬,船窗一点莫灯然。这一描写表现出孤独与寂寞,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风雪所淹没,船中只有一个微弱的光点,更增加了幽寂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幽人永夜歌黄竹,这里幽人指的可能是诗人自己,他在这寒冷的夜晚在竹船中歌唱,这种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索。
最后两句“頼有丹砂暖寸田”,虽然简短,但表达了一种对微小温暖的希望,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诗人仍然渴望一丝温暖和安慰。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舟中风雪五绝》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